星期六, 6月 16, 2012

大獨裁者與阿拉丁

 
近日看了Sasha Boren Cohen的新片《大鈍裁者》The Dictator,絕對值得推介。 

單純從《鈍》一片來看,只是波叔的大製作娛樂片而 已,有朋友指其笑位太淺白,故事太直線推進,水平跟當年的《Borat》或《Bruno》不可同日語。 

可是我並不相信波叔這次拍得通俗是「回塘」或者「荷里活化」。

首先,遠在七十多年前,差利卓別靈有套經典電影叫《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而波叔的電影叫(The Dictator),然後再想一下,差利卓別靈和波叔Sasha都是猶太裔笑匠,波叔透過電影向前輩謙遜地致敬的意味,就變得非常明顯了。(較不謙遜的用字是The New Dictator,或者The Great Dictator 2012) 

再對兩套電影的大綱,原來非常相近:差利飾演的猶太理髮師,因長相太似獨裁者希裘爾 (暗指希特拉),誤打誤撞當了元首,平息了一場世界大戰。而波叔的獨裁者Aladeen誤中詭計淪落風塵,巧取豪奪擺大烏龍後,奪回原來身份,同樣為自己故鄉消瀰戰禍。

《大獨裁者》是差利首部有聲電影,由默片到有聲,是很大挑戰。差利善用了聲音,惡搞希特拉的德語,每逢「希裘爾」發惡,總得講上一大串古怪又滑榰的德文,講到自己氣咳。波叔在《鈍》片中惡搞中東話("HIV Aladeen"以及直升機那幕 ),很可能也是向差利致敬。 

差利在電影結尾有段5分鐘的獨白,慷慨激昂,語重深長地警戒後人,要多點人性,少些機械化,多點關懷,減少貪慾,士兵是用來保衛人民,不能助紂為虐...這段演說,在電影上映後幾年,二次大戰打得最熾烈,槍炮連綿的日子,鼓舞著很多人的心靈。 

波叔在《鈍》片的結尾,同樣透過Aladeen的獨白表達他的批判,只是他不像差利般直接明顯,反而連篇歪理:假如美國是獨裁國家,可以將財富集中在1%的人手中,讓他們賭錢炒作,賭輸了可以用民脂買單。假如美國行獨裁,表面上有很多電視台,實質上由一個家族打理,可以透過媒體恐嚇市民,令他們支持對自己不利的法案,假如美國行獨裁,就可以名正言順監聽百姓的電話網絡、折磨敵國戰俘,所以獨裁多好... 

觀眾聽在心裡,頗有種歪打正著的戲謔感,正因為美國自稱民主政制,但上述獨裁政權才會做的事,近年美國全都做了。 

將兩套電影的種種並排,可以看到一種文化傳承:1940年差利要批判的對象是很鮮明的納粹軸心,然而到了2012年環球化和企業化的社會,敵人面目變得模糊,更往往隱藏在民主政體和自由市場中,所以波叔的角色就忽正忽邪,時而口出誑言,時而白話黑說,用意無非突顯現今的「偽正權」,跟獨裁政體原來同樣邪惡。 

從這個角度看,《大鈍裁者》,已經合格地從前人手上接棒。 

只是《大獨裁者》在1940年上畫後一年左右,美國因日本偷珍襲港向軸心宣戰,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到了今天的《大鈍裁者》,歐洲經濟發展有點從走二戰時的回頭路。而中美有著各種暗湧,局勢之晦暗凶險,實不遜當年,尤其1938年的納粹黨,初期也是以「和平崛起」作口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