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2月 27, 2010

2010 年回顧

儲錢x元:錢是有了,但全部pk客都未找數
運動52回:25次
讀12本書:14
考N4能力試:達成
MGS漫畫:畫不成,實驗証明真係要學某IT才俊話齋,放自己三兩個月假先至做得到

最主要是9月底打後接得太多job,其中一單job的management太差,結果就是前線(即是我)付出沉重代價,陪上整個10月和11月,挨到病左好幾次,同期撞正老豆結婚,要整邀請卡、禮儀書、thank you card、揀禮服等,雖然戥佢高興但同時真係覺得麻q煩。

今年最大進步係開了新工種,可以開發手機apps (當然我只是負責見客策劃和設計環節)。最大轉折莫過於接到某跨國大財團的job,被飛起,然後又再吃回頭草,有時很難怪生意人迷信,因為整個事情發展不離開高人預測。

來年前半部大致已有打算,一月繼續忙到爆廠,二月是馬拉松和新年還有同人祭,同樣爆。假如真的試放三兩個月假的話,三至六月是最佳時機。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少了些安排,對,小弟又回歸單身行列,過程和原因就不多講了,主要因為我所知的跟大家差不了多少,都是一頭霧緒。原本她是老爸婚禮的伴娘,臨時臨急說不來,伴娘一時不易找,令大家都很困擾。

星期四, 12月 09, 2010

2010自畫像




無乜時間寫blog,但係幾忙都好,今日真係想做d自己鍾意做既野,就係畫公仔。

幻想自己是MGS其中一幕 XDDD

星期四, 11月 04, 2010

90年代遊戲



重装機兵レイノス (1990)
音樂同graphics都做得好,而且難得片頭既英文真係搵人執過,唔係亂9咁黎。




Bare Kunckles (1991)
主要係隻BGM做得好,因為實在太好的關係,之後出多兩集都繼續沿用
第一集的「必殺技」就係call馬,會有架警車開過黎,然後有條友渣住碌野向天發射,全畫面既人都死晒,係得你無事。因為實在太過荒謬的關係,後來變成主角自己出升龍拳,又因為當年壓縮技術不太先進的關係,主角招升龍拳聽落好似大叫「鬥得閒」!



Legend of Zelda (1991,1992)呢隻,基本上唔駛點講
當年磨耗不少青春,除左斬怪,仲要玩好多歡樂天地式既mini game
十幾年後唔少畫面一級華麗既game都無佢入面的自由度同埋宏闊感。



火焰紋章3 (1993)

可能受左「風之谷」影響,所以同期任何講述「好耐好耐以前」既開場,少不免要整幅壁畫打橫scroll。最正係佢介紹各種職業的畫面,當年都係在好景商場望到其中一段先至著迷,佢個重甲兵,行路時係會地震既!

另,唔講唔覺,原來出左動畫版


咁多隻遊戲有個共通點,就係當年畫面雖則唔係十分靚,但係遊戲包裝盒、海報甚至說明書的美工,全部由當年一等一既插畫師操刀。不少大師姓甚名誰完全無頭緒,例如重裝機兵Leynos既插畫,隨時強過同年畫Gundam既畫師






************



Hybrid Front 1994
追加,呢隻game,至今我都未爆,仲有keep save
片頭音樂同埋舖排真係一流,尤其以當年極有限的graphics,做到咁真係唔話得
最有趣既係,片頭所講的國際形勢,現實世界都發生緊,而且早左200年(差在係未有火星艦隊)

星期一, 10月 25, 2010

亮大班的最後一個晚上

政府擬修例打擊層壓式推銷
(明報)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14:40
政府建議修訂層壓式推銷條例,只要介紹其他人參加計劃從中獲利,即使不涉及貨品銷售都屬違法。

立法會 一個委員會討論禁止層壓式推銷法,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長劉吳惠蘭表示,有部分層壓式銷售計劃以層出不窮的手法,利用法例漏洞,令法庭難以定罪,政府將修例,加大罰則以收阻嚇之效,期望今個立法年度提交立法會審議。

劉吳惠蘭說,初步建議將層壓式計劃的定義,界定為誘使新參加者付款,拉人加入而從中得益的參加者,亦等同營運人士,需要負上刑責,若果是誤信者,法庭可以給予申辯機會。

罰則方面,會由目前的罰款10萬元和監禁3年,擴大至罰款100萬元和監禁7年。有關建議稍後會諮詢公眾意見。

劉吳惠蘭又說,層壓式計劃,必須有新參加者才能維持,因此正考慮,是否參加者亦需負上刑事責任。在未修例前,政府會繼續加強宣傳教育,警方亦會加強打擊涉及詐騙的層壓式銷售。



*******************************

記得好耐以前上去亮x思踩場探險,後來見到澳門雷厲風行打擊亮x思分舵,心想香港真係差勁,慢左差唔多三年終於開始「諮詢」,至於成效如何,都不太樂觀。除非好似澳鬥咁快刀割亂麻,慢慢黎,好易俾對手搵到灰色位,問題係照dup澳門做法,隨時連正派的傳銷都殺埋。

*******************************

未出社會做事時,聽到某某是百萬褲窿,會肅然起敬覺得佢好勁,宜家計返條數,在香港當百萬富翁,算返做人仔只係八十幾萬富翁而已,連半間磚頭屋都未買得起,何富之有?計計以前遇到果位亮x思西裝友,雖則自稱百萬年薪,就算6年淨袋儲錢零稅,查實都不太夠錢買到個好單位,講唔上係「富豪」。現在要昆人入局,條數要作大好多先至得咯。

失眠記錄

玩StarCraft打排名榜既人應該會好明白,起手犯些少錯誤決定,積積埋埋去到中期就會影響勝敗,隱然有三歲定八十的感覺。以前英文老師亦講過,經典悲劇公式就是主人翁作出一連串錯誤的決定,最後導致一個傷感的下場。

每逢趕頭趕命的日子,一整天充實到爆地工作,臨到睡前的一兩小時都需要決出一連串的決定:到底是否開夜?幾點上床?明日的排程如何?臨睡前做甚麼放鬆自己?

作出決定後,失眠了,又要想:到底再躺多久?選甚麼方法令自己分神?

多次臨床實驗,最忙的日子,通常臨睡前:
- 會落閘收工,將未完成的task留待明日
- 會選擇看書,因為打機越打越精神,會更agitated
- 寧願早點睡,明日早點起床選擇更高效率的清晨時份工作

實驗結果:
- 雖然落閘停手,但腦袋不是說停就停,依然高速運作,而且spin down所需的時間極久,估計需要三數小時
- 因為經常忽略腦袋spin down所需的時間,所以會失眠
- 失眠後,通常會選擇打機,因為看書好像越看越集中,越精神
- 結果是先看一小時書,訓唔到,最後選擇打機
- 打機一打就是天明
- 第二天睡至12時至1時起床,結果連串客戶電話、email 需要回覆,根本沒有時間放在production
- 睡得不好,血氣低,所以依然很易倦和神經緊張

關於失眠,我想說的是...
- 其實身體極倦,可是腦袋懞然不知
- 起因是精神緊張,擔心各種task的時間和後果
- 近年累積了相當經驗,理性上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可化解不少多餘的憂慮。但感性層面就是緊張,所以理性睡覺後,感性層面還是會提醒自己起床

下次實驗由10時起停手,留下3小時培養睡覺情緒
下次=今晚 (但手上有一堆野未清喎頂...)

星期五, 10月 22, 2010

理大學生火燒浪茄灘

誰人年少不輕狂,搞營火會,無問題。
甚至你地圍內玩群體亂交都由你
問題係留低玻璃樽同木塊,仲要用沙埋起就算,真係好危險,踩到可大可小。

連結:理大學生火燒浪茄灘

留言有些明顯是偏幫大學生的人,反指博主「陰濕」、「沒有勸止,只有事後爆陰毒,搏上位」
你理得人搏上位,clean up your mess 是基本責任,不懂就趁快學了。何況人地都講左早已好心相勸,仲想點呢?
報警,又俾人話「玩串個party」、「只是一班年輕人在搞活動,何須浪費警力」

九流的人遇上問題,是指責窗外的人,一流的領袖遇上問題,是反問鏡中的自己。
衰左就不要賴別人玩野,自己檢討改善吧。

(我覺得自己心態開始老c忽了,十多年前,我可能會幫d大學生,覺得對方的指責太過份)

星期四, 10月 21, 2010

李氏力場



天文台講幾多號風都好,自己做定防風措施,自求多福啦。

***********************************

無聊野,Terminator 2 the musical 扮亞諾超似




未來戰士另類結局,呢個都幾正 XDDD

星期六, 10月 16, 2010

wet paint



連未畫好的草稿都照上了
嫌畫面單調,記起洛查丹馬斯其中一個敵基督是「束藍頭巾」的人(有說是回教頭巾,亦有說是小布殊的藍領帶)
找不到相關的預言,找到這個也很貼切,BigBoss 的三個複製兒確實搞到七國咁亂,假如將大牛龜Arsenal Gear當作Marine City都解得通 XD

認真地考慮十二月是否不再玩,練跑、每週的日文功課和溫習、正職再加繪畫,實在不夠時間分配。假如中左六合彩,第一樣消去的當然是正職。現在幾樣一齊來,樣樣都做不好,壓力又增大。日文和繪畫,我想要二選一暫時放棄是但一項。

星期三, 10月 13, 2010

看完就不太敢買甜飲了



記得有位在維x奶工作的朋友講過,即使所謂「少甜」的飲品,用的糖漿其實都差不多,只是調味方式不同,令你覺得沒那麼甜而已。尤其加了酸味的飲品,落再多的糖都飲得下,難怪糖尿病越來越年輕化,差不多半杯的葡萄糖直灌,胰臟會壞掉啊...

看完之後,一下子幾乎停飲這類飲品,但身體突然大量少了糖分很不慣,所以間中還是會飲一兩枝,免得心理上來個大反彈

星期二, 10月 12, 2010

為何讀日文

上星期日N4課程告一段落,從此以後就是跟日本人上課了,連去廁所都要先用日文講,即使急到賴奪門而出,解決過後仍要回答老師的どうして?(賴屎的日文點講?あの...えと...)

暫時上了兩堂,同學們都用僅有的日文自保,上課時大家都低頭,避免跟老師有眼神接觸。香港人老師講過,上日本人課,同伴是很重要的,可惜原班同學不是退出就是分發到別班,要生存還得靠自己打醒精神。

所謂生存是甚麼?就是每星期都有的默書、漢字測試和考文法,以及應付每堂的講課。

其實,交不到功課,老師是不理的。不懂答,張開黑洞10秒以上,老師也會放過你,考試只要50分合格就可以,所以我也搞不懂為甚麼要這麼緊張。

第一堂自我介紹其中一題就是為何讀日文?坦白講我到這一刻都想不到點解。

上年只是為了兌現自己的new year's resolve,膽粗粗跟W走去報名,一讀就差不多兩年。自問不是特別喜歡日本偶像,日本的電視劇,也不是特別喜歡看,日本動漫嘛,看中文也很方便,至於看AV更加不須懂日文 (女優含著器官那些嗯嗯啊啊場面,連對白都沒有啦XD)

可是,試過在清晨或夜晚抄寫生字,或者溫習功課時,又有點明白為甚麼要繼續學日文了,因為有一種近似練功精進的感覺。打機練得再厲害,下意識知道這些技巧是「無用」的(恕小弟被舊式價值觀涂毒),讀日文,好像很有「意義」,沒有浪費生命。

就正如考試前夕,有些人會不願溫書,卻很努力執拾房子、做運動、整理電腦檔案夾之類,是種心理上的逃避兼補償機制。面對生活上十萬個棘手問題,在溫習的時候,都會簡化成眼前的一句文法或幾隻生字,溫習後,會覺得自己好像做了點有意義的事情,暫時不須想工作。

近期另一個體會,就是投身社會工作久了,腦袋會漸漸失去學習新事物的能力。雖然社會上很多職業都需要處理鑊鑊新鮮鑊鑊甘的問題,但是坐定定聽書、發問、做功課、應付測驗,用上是另一組腦筋。就正如勞動和運動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天天擔泥不等於健康就會變好。現在上日本人老師的課,每堂要stay sharp,雖然累,都是個很好的exercise。

其實學日文的目標是甚麼?平心而論,再讀三數年頂多等於日本人的中學生水平,自問沒有去日本工作的打算,也未必會在日資公司工作,「畢業」後根本不知道一身平庸武功可以有甚麼用。再說,升上3~2級時很易被學校殺班,學院間互不承認,被殺班後隨時要重頭讀起,往後的路絕對不易行,換來又不是甚麼了不起的東西,其實很笨的。

重點大概是修行的過程,日復日上班下班吃喝拉睡,感覺十分頹廢。不讀日文也行,讀英文法文甚至練氣功也可,總之是讓自己有種精進增長的感覺。富豪們說養生之道是「不退休」,不退休都有機會將公司當成安老院,最好有些一生都可以修練的東西,令自己腦筋保持活躍。

講開又講,日文書封面設計和排版都是一流的,打日文書釘,應該是賞心樂事,希望快點修到那個水平就是。

星期一, 10月 04, 2010

關於StarCraft,其實我想說的是...




離奇地往往在打機時會頓悟某些人生道理

1. Randy Pausch說過「你不能控制莊家發給你的牌章,但你可以掌握如何打這手牌。」("We cannot change the cards we are dealt, just how we play the hand,),同樣,玩StarCraft的時候,好多時無得揀拍檔,只有想法子將手上有的牌打好。(同樣,別人碰上你也是無得揀的)

2. 強在StarCraft的世界內是相對的概念,歐美有練得很強的玩家,韓國有職業級的選手,亦有些「業餘」愛好者會組隊練習。無論玩得多熟,總會遇上比自己強很多的人,亦總有機會遇上很弱的拍檔。

3. 失敗的滋味不好受,尤其自己做足功課,但拍檔不濟時更甚。但是鬧隊友是最下策的做法。一來互相怨憤的拍檔戰力大減,二來看replay時,可能會發現原來拍檔交的功課比你更多,只是你望著自己的戰鬥畫面不知道而已

4. 遇著新丁或弱拍檔,應該想法子將他們的能力作最大發揮,而不是鬧他們無用,假如不懂鼓勵拍檔,至少閉口不要罵

5. 輸贏是大家選對/選錯了戰策,同時亦講運勢,即使職業選手都會押錯寶而大敗

6. 除了講策略和運勢之外,在StarCraft的輸贏,有時是對手自己主觀的心理投射。有時對手的兵力其實佔上風,但他們遇到些少挫敗率先放棄,贏家只是還未放棄那班人而已。反過來說,覺得敗象已呈,可能仍然有得打。當經歷過多次輸贏之後,才會對這種判斷拿捏得較準。

7. 所謂平常心,有些人可以主觀營造這種狀態,但更多人是因為累積了經驗,省卻不必要的緊張感

8. 以前上陣時,會不斷想自己這方面不夠人強,那方面又不足,現在會focus自己擁有的長處。這不是說忽視自己的弱點,但望著自己的弱點又不會自然好起來。

9. 學懂了不會投訴「對手這招太屈機」、「這招過強不balance」之類,絕大多數的招式都有得拆,與其花時間嘈,不如上網找拆解之法。

10. 這不代表遊戲就是完美,總有些人會找到可以exploit 的bugs,對於明顯的exploit,大家應該發聲讓遊戲公司落patch

11. 套在生活層面,就是不要抱怨社會如何虧待自己,先想法子拆解,遇上有人濫用制度自肥,同樣應該發聲,不仇富,亦不做奴才

星期六, 9月 25, 2010

we are ready

經過多年撩交嘈,跟高人或傻仔交過手,由最初動輒拋四字成語出來罵人。到自以為懂得李天命語理分析,捉住別人片言隻語自鳴得意,再後來懂得做research回駁對方,再演變的下一步是無奈,因為再下一個層次,要以實質資料駁倒對方,是不太可能了。

要找出確實的數據說明申辦亞運愚不可及,並不是一兩個市民可以做得到的事情

早兩日我豎了個稻草人說:遲早有高官出來講「不辦亞運香港就會損失幾多百億!」

結果昨日曾德誠果然用「投資利益」這個angle嘗試証明申亞是「不容錯失」的好機會。

過往官民互信較佳的時候,政府可以委托獨立研究小組,研究申辦亞運的費用及利益,現在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獨立機構,因為政府誠信已破產,無論倡議甚麼政策,市民都會用犬儒心態看待。除了直接的派錢、減稅和現金回贈之外,大家已不信有任何「善政」,大家明白任何「為你好」的政策,都是高官商賈用來自肥的藉口,又或者是政府卸責的方便門。

一般網民論政,由於沒有審計及各種專業知識支持,得出的結論只會流於情感宣洩,任何的所謂數字資料,極難逃出cherry picking 各自表述。且讓我幻想撐申亞的論點:

1. 辦亞運可帶來x億的旅遊收入
2. 推動運動風氣,改善香港人健康,可以減低y億的醫療費用,
3. 因為亞運而改進的運動硬件,可以發展健美及體育產業,估計長遠有z億,你們看看李寧牌就知道了

因此,結論我會說:大家不要這麼短視,申亞是一門長線投資,x+y+z 數十年後一直滾下去,絕對比四百億高出好幾倍,這是穩賺不賠的投資,那些反中亂港的死心眼,只見到四百億就鬼殺咁嘈,完全無遠見...

可是,上述三點所提供的數字,到底如何project出來?下年的經濟已沒有人說得準,何況是十多年後的基建投資項目呢?原理不外乎基金sales呈上圖表一樣,都是假設大市永遠上揚。

政府祭出甚麼投資回報數字,可信性和基金sales的圖表相若。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亦可以project四百億(或百餘億,視符你的計法),用在其他項目上,回報遠勝投資申亞,網民建議買東西隧那些太普通,不贅。投資百四億訓練特種部隊,可以訓練上千個Sam Fisher或Solid Snake級數的特工,莫講巴士槍手,連拉登都可以抓幾個回來,世界和平,全球經濟發展不知多賺多少個萬億。

其實申亞跟四百億無關,四百億vs infinity,可以得出無限個「更好」的使用方法,上回反高鐵,已有網民示範過,再來一次,都講到口臭了。市民急經濟,急樓市,生活仍在折騰,假如換在2007年股市颺升的時候提出,恐怕連報紙的A2版都沾不上邊,申辦亞運從來都不是錢銀上的問題,是大家感覺不良好時,還不識相要大家掏腰包追求虛無飄渺的項目,市民扯火,是生理現象。

珠玉在前,讀過倫敦2012申奧的輝煌史,香港申亞就顯得格外難看。當然,我們明白申亞從來都不是體育的問題,是政績工程的問題,勢在必行,接下來只是等政府開動宣傳機器,舖天蓋地告訴大家,申辦亞運,是為了你好。

星期四, 9月 23, 2010

誰屬於誰



黃子華:「原島大地!返去話俾日本人知,釣魚台係屬於中國人既!」
日本人:「係咩?你地中國人政府唔係咁諗喎,次次都默認尖閣列島主權屬日本,甚至用行動協助海上防衛廳。」
黑人:「你返去講多句俾日本人知,中國政府不屬於中國人既!」

星期五, 9月 17, 2010

只說不練,好不要臉

題目是《笑傲江湖》林平之在某次比武中嘲諷武林名宿得把口的exact quote。

早前跟推友吹水如何推廣專業影評,反正不用負責,索性9up多些點子。

記得以前要sell TRPG (見舊文),其中一個難處就是如何在眾多娛樂嗜好鑽空子,一來TRPG本身是「人肉廣播劇+戰棋」,不易向街客新手解釋,二來為甚麼別人要對你這個玩意產生興趣呢?

當年某位動漫界前輩想到個法子:主流時興甚麼,或者有某某作品出名,就將之套落自己的活動上。比方說,你不知甚麼是TRPG不要緊,多數男生都聽過機動戰士高達(Gundam),他把遊戲的題目一轉,改成《Gundam 崑崙匕首》戰棋,立刻吸引不少fans參加。當年我們難以解釋甚麼是Dungeons & Dragons,不打緊:「好像Lord of the Rings 魔戒那種背景的故事」,同時有幾個借著名動畫《羅德島戰記》命名的遊戲。

小弟當年辦推廣某款TRPG遊戲系統,骨子裡是一班特種部隊持衝鋒槍闖入某棟建築物火拼,包裝就借用《Bio Hazard生還者》番外篇,遊戲立刻生色不少。

總之,就是借一樣大家熟悉又流行的東西,縮減解釋的時間,以及短期內大幅提升受眾的興趣。

回到專業影評,如何在短時間內make noise呢?

舉一個傷口撒鹽的例子:在賓律賓人質事件後,寫一些類似電影的評論,例如Negotiator(無數講)、Dog Day Afternoon之類。借社會輿論之勢,可減省很多氣力宣傳。

或者早前閃電歡樂滿香江,有UFO目擊報告,可以講講經典電影《第三類接觸》、《Contact》之類的電影,甚至搞個小型的放映會,有活動,一則可聚集同好,二則滿足了傳統AIDA(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Action)中Action的環節。

總之,儘量挑些「應節」和「當造」的題材來講。

我認為搞影評網絡雜誌,不一定需要星光熠熠,以香港地的文化土壤,甚麼是星級影評人,恐怕沒多少人知道,甚至越多名牌影評,越容易疏離普通讀者群。要善用2.0世代的習慣,主持們身段不能太高,必須不時回應網民的留言,粒粒皆星,恐怕就沒有這個效果。

最後(也是寫得最那西的),就是跟不同「商機」cross over。

以前推廣TRPG,忘了是某位高人穿針引線,居然可以跟當年風雲一時的17play.com 合作,試行網絡話音chatroom 玩TRPG (高用量話音chatroom是那時候的頂尖科技啦)

電影的世界可以很遼闊,比方說9up想到的crossover有:

- 愛情電影 X 兩性心理講座
- 包場在某餐廳搞美食電影放映及座談會 (同場派餐廳的優惠券)
- 與青少年中心合辦,遊戲機 X 同名電影 (eg. Biohazard 遊戲 vs 電影)

有些活動需要若干credential及資本,有些則不用錢,你出鼓油人出雞之類
以前在POV書店,參加過 Star War資深影迷座談會,講述星戰背後的世界,當時正值Star War前傳新鮮出爐,正是借勢的好例子。

打完嘴炮,想橋不難,永遠難關都是落手執行,先祝有志者事竟成!

星期三, 9月 15, 2010

又把妹



約定你 Speed Dating You

講緊的係浪子M的公司。先講明,我不認識浪子M,沒有參加過這些活動(雖然身痕想見識下XDD)
佢甚至不知道我咁無聊寫呢篇野。

無以賀喜,唯有講些少建議:大多數參加者,通常要克服兩重心障,第一「死,我要拋個身出黎,我真係好cheap/好desperate」,通常女生較多這種想法。第二心障是「我質素咁差,去到棧俾人笑」,這個通常是男生較多。

針對第一種想法,最好是將活動性質淡化成為較中性的「聯誼活動」,降低參加者的心理壓力,有個下台階。better yet,有其他的活動分散注意力更佳,比方說月餅製作聚會,可以有全男組 vs 全女組以及男女合作,效果會更顯著

正如inception所講:正面的感覺維持較持久,有些信物效果更佳,信物由自己親手所作,記憶才會unique

第二個問題其實是生意機會,要解決新手面對異性的心障,可以加些少附加費,開個prep event,由公司提供一個媒,讓一眾自卑男/女來個模擬戰 (每次是全男班/全女班 vs 異性媒),再提供些少consultation,增加毒男毒女們的相處技巧和自信心,實戰時自然較流暢(同時可以預先screen走一些超級唔掂的參加者)

好些把妹班,連女仔都未見過就收幾千甚至幾萬銀,依然有得做,可見市場幾咁渴。

當然,上述都是塘邊鶴9up,謹祝浪子m生意興隆!

*******

身為「放牛吃草」年代成長的電車男,覺得要報course學跟異性相處是十分不可思議的事情,會唔會過多十年,市面會有人開班教人食飯?

星期三, 9月 08, 2010

海棉體

有說人體最像海棉的東西不是下肢的海棉體,是大腦。大腦是對外界環境最敏感的器官,比護舒寶更快吸收是也。

每天看煽色腥的新聞,性格會怎樣?相信大家每日都有體會,暫不多談。

想講的是一篇語言如何影響思考的文章。

一個人假如每天被人喚作傻瓜或者廢柴,即使本來天資聰穎也會變得笨起來。Malcom Galdwell 著作《Blink》提過一個小實驗:準備應考的學生被提醒自己是黑人(暗示其教育和智商較差),結果成績因而下降,而讀過關於年老、年紀大等字眼的另一批學生,走路的速度會減慢。

到youtube找找Darren Brown的說話催眠表演,更令人嘆為觀止。

單靠接觸不同字眼,腦袋的反應已如此大,用足一世的母語又如何呢?

數十年前Benjamin Lee Whorf嘗試推論語言對人的影響,由於當時立論過於粗疏(例如沒有future tense的民族沒有未來之類),結果被推翻不了了之,此後一段時間語言和人腦關係的研究都被視作天方夜譚擱在一旁。

雖然語言未必會令我們腦袋失去某些功能,根據上文的說法,語言結構卻絕對會影響我們思考模式。文中的例子是:I spent an evening with a neighbor. 講者毋須交待鄰居的性別,可是換成法文德文等語系,就必須將性別交待清楚,而中文動詞沒有跟時間掛勾,則不用像英文般交待事件的時間 (「我跟鄰居聚面」可以理解為過去式、現在式或將來也可以)

換言之,語言對我們的思考回路有實在的影響,比方說非英語的歐洲語系,講者經常要分辨物件的「性徵」,這樣會否影響他們對兩性關係的定位?又比方說,以小弟對日語粗淺理解,日語對於事情發生的「意志」有很清楚的分野,往往將事件分為「人為」以及「非人為」,而「人為」的範疇又再細分成:階級地位間的互動、出於自主意願的行為、被人強逼的行為、被人好心或惡意所引發的動作等等等。對比起中國人,日本人先天會慣於追溯事件的「責任」,看看是誰「負責」,否則無法溝通。例如一盞燈亮著了,用日語講要分清楚到底是你見到它的時候就已經「自然」亮著了?還是「被人」點亮的?

文章中提到語言明顯影響腦袋運作的例子,一種名叫Guugu Yimithirr的澳洲土語,並沒有「前後左右」的概念,當地人採用「東南西北」,比方說「你的東面有壺茶」,把你「西面的腳往北移」,潛移默化之下,講者的腦袋擁有近乎GPS般準確的指南針,有實驗將當地人蒙眼再轉身十數次,著他判斷東南西北,準確如儀。

另一例是秘魯Matsés族土著的語言,強調資料的來源,比方問當地土人有多少個妻子,假如土人的老婆(們)不在場,他會答「上次我見到有兩個。」

文章結論是暫時尚未有精確的科學研究調查語言與思維的關係,故此現階段的任何推論都是吹水,既然如此,不妨9up亂想一下:

1. 廣東話的發音方式較響,所以廣東人性格較燥烈 (當耳朵接收超過某分貝的音頻時,脾氣會明顯轉差,是以球迷喝酒吃薯片+歡呼=打架生事)

2. 華語人讀數學稍稍佔優,5260,華語是:五二六零,或者五千二百六十,英語是five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sixty,日語是go-sen-ni-hyaku-lo-ku-jyu-u,講年份也是華語較簡易

3. 可是相對地,日常書寫繁體字就輸了幾條街

4. 英語的邏輯及分類較明確簡易,所以較易入侵日常語言之中

5. 因此,鬼佬研究事情,較易將之部件化(compartmentalized),西醫和中醫對人體的觀點可充份反映兩種差異。西醫是逐個器官處理,中醫將事情看成一個比較蒙糊的整體

6. 個人印象是:受傳統中式教育長大、親建制的網民,是非邏輯通常較含糊。當然,看大體、含糊和暖眛在社會生存有其用處,在此不作高下之比

7. 聯想到西方的教堂建築,需要以「光」去營造氣氛,相對東方的神祗就要陰影和蒙糊感才有「靈氣」。

8. 母語塑定我們認知世界的框架,日常的說話用詞影響我們的思路,其實引伸至每天聽到的聲音(音樂和環境聲)、每日眼見的景物和圖像,以至身體的動作(站姿、坐姿、走路姿勢等)對於我們腦袋運作,都有極大影響。

9. 因此,想改變自己的想法,可以嘗試改變身邊的環境:每天見到的wallpaper、聽的音樂、看的報紙、新聞、行路的姿勢,說話方式等等,大腦會因而作出適應調節。

星期二, 9月 07, 2010

Halo 3

我從來唔玩第一身射擊遊戲,因為會頭暈
所以我都無玩Halo,尤其係主角著到成個機械人咁又無樣睇,望落就覺得只係十零歲死靚仔既玩意。

但係呢set廣告拍得非常好,將一隻流流地既射擊game變成一個退役老兵回憶錄。

Halo系列故意安排個主角Master Chief長期戴頭盔,永遠見唔到樣,從來無正式交待佢個名(隱約提過叫John 117)對白亦cut到少無可少。有fans覺得咁樣好型,亦有人覺得咁樣個主角好無性格。

我第一次留意呢隻game,係無意中見到佢個爆機畫面,主角一支公在個爛晒的太空船入面,同部電腦傾計。查實主要係電腦講野,佢只係講左句what happened? 然後捐入冬眠艙,講多句 wake me when you need me咁就完左,當時覺得「嘩都幾淒涼喎」

據聞Halo會拍成電影,我就覺得應該幾大鑊,因為Master Chief咁蒼白的角色,一定要靠其他旁枝綠葉長期襯托。佢開金口講野就會令fans無癮,佢唔講野,全世界9成觀眾都無癮。遊戲有三集合共數十小時去舖排Master Chief做過d乜,電影只得180分鐘要由零講到尾,真係非常考導演同編劇功力,坦白講我期望不是太高。





呢段廣告都拍得唔錯,不過即使電影拍成咁,都仲未夠突圍,因為太多星河戰隊之類的作品,畫面一流但無錢請編劇。

星期三, 9月 01, 2010

都市感





喜歡政治、特工間諜、都市感和陰謀論的大概都會喜歡這類音樂吧?(笑)

星期二, 8月 31, 2010

散修修地寫

沒有人喜歡好人

因為最近留意把妹論壇,又看到這篇文章,都是呼籲大家不要做「好人」,因為沒有人喜歡好人云云,觀其論據,不外乎好人令人自愧矣。事實上,任何令其他人相形見絀的長處,都會令人感覺不好,例如英文的口音太純正、特別遵守交通規則等等 (明明沒車都要等綠燈才過馬路)、每餐飯例必謝禱等等,不勝枚舉。

我想結論不是放棄優點擁抱集體平庸,只須學會在適當場合隱藏自己便可。

至於把妹講的「不要做好人」,通常最易聯想到的答案是「男人不壞女人不愛」,於是很多心地好的人就違反本性,努力地去學變壞自己,或者索性放棄。換個角度去想,其實是多數爛好人都不懂珍惜羽毛,令自己的act of kindness變得不值錢,較符合自己本心的方法,是「如何更有技巧地做好人」。


***************************

鬼佬design文章經常講大腦是對外界接收能力最強的器官,身心識見經常被環境友儕潛移默化,看來要開始在房間貼多些漫畫稿,防止自己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

又撩交嘈

題目是「中國是否已站起來」,版主的論據是一個政權未被推翻,就証明它的長期合理性比不合理的部份多,否則人民就會起來將之推翻,所以題目成立。

我翻查自己有限的歷史認知,似乎歷史上多數政權更替,都不在於「民怨」是否去到飽和點,倒是掌握了武器和金權,誰就掌握政權。除非版主暗示誰掌握了武器,誰就合理,那我無話可說啦。

版主似乎是通識老師,在香港讀書,計我話都幾大鑊。

星期五, 8月 27, 2010

如何推廣小眾活動

之前在把妹達人的論壇投訴他們術語連連,窒礙正常電台廣播溝通,被fans反斥是小弟水平低、沒做功課云云。

話說古時候,我極之沉迷桌面角色扮演遊戲 (TRPG),這是一種另類戰棋,摻雜少量話劇元素,過往都提過多次,不贅。

要講術語,TRPG的術語絕對多不勝數,首先是遊戲操作上的術語如AOO(attack of opportunity)、LG(Lawful Good,人物善惡觀的一種)feat、class之類,然後就是各種怪獸以及千奇百怪的道具寶物。雖然經過幾次改版,遊戲已經越來越速成簡易,可是玩家之間的溝通仍然存在大量術語,莫講外人,只要大家玩的版本隔了三兩代,同樣一頭霧水。

當時小弟負責推廣,最頭痛的問題就是如何將初入門的learning curve調低。總不成將四百頁的英文入門說明書丟在新手面前叫他好好讀完再回來(有人試過,亦有人真的走去讀,當然都是少數)

有好幾位志士幫過忙,例如這位這位這位,傻更更在中學年代翻譯英文說明書,將遊戲簡易化,甚至有前輩將之簡易成為完全沒有系統的遊戲。推廣成效都不是太顯彰。

較資深的玩家,即使學中文版入門,慢慢都會講火星文:「喂,我set左feat喇,揀deity好頭痛,淨係得Wee Jas揀?有無Lady of Pain?」「玩野呀?揀囉,聽朝Sigil你俾人分屍示眾唔關我事,嘿嘿!」

********************************


當年推廣TRPG歸納的些少經驗:

1. 這是小眾遊戲,小眾玩意很難改成大眾主流,一改了,就不是那回事

2. 滿口術語,很易形成排外小圈子,極不利推廣

3. 舶來品小眾玩意,第一代玩家或資深者,通常先接觸外語版本的資料,所以一定會滿口外文術語。解決方法只有花極大氣力將之本地化,脫離舶來品的話語權,開發屬於自己的體系。否則,為了「貼市」,最終也得看外語,跟隨外國的術語講法

4. 小圈子難擴張,更難找到傳人接棒。因為talent pool相對也非常細。搞組織和玩game,是兩種不同的技巧,浸淫太深者,很易看不起圈外人,不擅與「外界人」溝通接洽,反而成為障礙

5. 大眾要求「即食」和「簡易」,過度溝淡遷就受眾,會扼殺了原有的神粹(例如太極、詠春拳和NLP就有這個危機)。走精英主義,幾乎註定會變成小圈子,三五七年後組織慢慢衰老瓦解。絕大多數辦組織的都在這兩極搖擺。

6. 大眾不選擇TRPG,可以玩online game,踩單車、游水。TRPG對心智有很多獨特益處,當中集合了編劇創作、心理、談吐技巧、運算、策略以及歷史智識等等,但不代表受眾會蜂湧過來,多數人寧願自閉尋求短線的刺激享受

當年玩TRPG,除學會滿天神佛奇珍異獸之外,最大得著是做了一個marketing exercise


********************************


這次「把妹」的經歷,我見到所謂PUA跟TRPG有不少共通之處。

誠然,把妹的user benefit是滿足男性最原始的求偶本能,這方面佔優。可是其學術性和排他性,跟TRPG圈子是沒兩樣的,所以面對的難處,其實也差不多。要知道港男不學把妹,放棄6/10級以上的索女,仍然有很多選擇,那些選擇是否「有志氣」,是否「優質」,並不是討論重點,重點是把妹組織不入主流,三五七年後就變成小圈子中坑組織,遷就主流溝得好淡好速成,就不是原來的PUA

事隔多年,仍然記得中學地理老師上堂吹水,談自己的婚姻(大概是這樣): marriage gives you this feeling... like you are a better person, you feel better, your wife feels better, and you want to keep being better.

我想,跟女孩子相處原理也相同,可以衍生十萬個道理出來,但起點離不開這樣。運用一大票心理學人類學等等令自己變成把妹高手,未免有點大材小用,如何令自己變成better person,終生都有得教 (而且正面得多,不是嗎?)

星期四, 8月 26, 2010

Timeline

假如小說家畢生有一個連貫主題的話,David Gemmel講的是「勇氣」,Michael Crichton就是「真相」了。

《劇透警告》

Michael Crichton每一本小說都有某些科技作為背景,Timeline 以量子物量學作基礎,深入淺出地講解箇中概念,理論紮實之餘節奏拿捏得極佳。可能因為節奏和劇力佳,作品十之有七八都被改編成電影,timeline也不例外,在2003年上畫(但我聽都未聽過,有空要找找看)

量子科學不易解釋,要講到連我這般的average Joe都明白又不覺得悶,自是花了極大的心機氣力。首先,作者透過一段情節講解光線並不是「波」(wave),是粒子。而某種實驗中,科學家發現到光線的粒子受到一種無形的力量干預,因緣際遇下發現原來世界上有無數個平衡宇宙(parallel universe),例如希特拉打贏仗、打敗仗,打和等等都會在不同的平衡宇宙中上演,事件發展最接近的平衡宇宙會互相影響,例如盟軍在1946年6月登陸諾曼弟和1946年7月登陸的世界會有些重疊。(因此我們會有de javu 的現像,那是在另一個平衡宇宙經歷過某事件的自己,向你作出下意識的溝通)

故事主題是time travel,但故事中一開始就講明「時間旅行」是不可能的,為甚麼?

因為時間並不是一條直線的東西,時間比較像「空氣」或者「水」,是一團「物質」,我們「穿過」時間的時候,腦神經會產生「時間流逝」的感覺。(這一點理論我在Bill Bryson的萬物簡史都有讀過,那是科普書,不是小說)

換言之,要去到不同的時間,唯一的方法就是將自己傳送到另一個平衡宇宙。先將自己「打散」成為粒子,再鑽進量子泡沫之間的小洞,到達另一個平衡宇宙再還原。(平衡世界之間相隔著一些量子「泡沫」,以我平吊子的理解是這樣啦)

故事講述一班新派的歷史學家熱衷將歷史重新演繹,他們會按古風製作武士長矛練習比武,工餘會練習大闊劍,練習射箭等等,不用說,這是作者為他們勇闖中世紀舖路的技能。

故事中,他們受聘於某神秘高科技財團考研法國某古堡遺址,古堡早已在14世紀毀於戰火,可是離奇地,財團的代表對遺址暸如指掌,終於有一次領隊的教授按撩不住發難,質問財團是否暗中另聘高明,財團代表支吾以對,最後只同意帶同教授跟主席晤談,教授跟考古團通過電話,指示繼續工作,自己一兩天後回來。

然後教授就失蹤了。

考古團追查教授行蹤同時繼續發掘工作,居然在遺址中找到一片老花鏡片,以及一張以教授字跡寫著HELP ME的羊皮紙,經鑑定後全部屬於13xx-14xx年!

財團突然來電,說教授需要學生們的「一點幫忙」,不用說,當然是他們把教授送到古代參觀,過程出事了。

財團代表知道學生們擁有過人的歷史知識,尤其為首的Marek更加是個生錯時代的中古人,他們部署周詳,再加派一名陸戰隊以及嚮導,一行人出發回到14世界的法國。

到達現場不久,嚮導和保鑣先後被碰巧路過的騎兵團殺掉。

主角們孤身犯險,回程的導航裝置電池壽命只有四十小時,(他們不知道現代的回航裝置被保鑣誤投的手榴彈炸個稀巴爛,短時間內難以修復)

當時正是英法百年戰爭的第二十個年頭,雙方劍拔弩張(好像還未有弩),法國人正準備揮軍直指主角們研究的古堡,英國人又懷疑主角們是奸細,教授行方不明,到底故事會如何發展?

《劇透終了》

既然說Michael Crichton的主題是「真相」,那故事的真相是甚麼呢?例如

1. Shopping Mall這個概念,是由中世紀開發出來的,當時貴族擁有地權,但樹多過人,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免稅、資助和軍隊保護等方式,吸引人們集結買賣。待市場成熟,就開始向商旅抽稅和佣金,「上架費」也是中世紀的發明,之前的城市規劃,是以教堂作為中心(大家每日要拜好幾次),十四世紀後的城市規劃,是以市集為中心。

2. 股票市場也是中世紀開創的東西

3. 網球也是當年超級流行的「新玩意」,熱門的賽事更是賭波賺大錢的黃金機會

4. 那是平民士兵開始淘汰專業貴族武士的年代,只要距離適當,英國人的長弓手可以擊敗全副武裝的裝甲騎士,長弓手爛命一條,騎士的佩劍鎧甲和戰馬都需要大量時間資源,勝負不戰已知。也是說,那是開始脫離貴族社會的年代。

5. 「不知道歷史的人,根本不知自己為甚麼活著」(教授的名句大意是這樣)

***********

kindle幾乎完全改變了我買書和閱讀的習慣:買書只消上網一click download就搞定。放在iphone看雖然畫面較細,但勝在隨身夠方便。書本於我就像煙民身上的煙包,等車等人沒事幹就會掏出來消磨時間,假如要背著百科全書這麼一大本,就失卻輕鬆消磨時間的意義了。

最喜歡kindle有build in直駁google或wikipedia的字典,以前讀小說通常不求甚解,大概猜到意思就算,現在可以較準確知道其意思,雖然這樣仍不會學到太多生字(因為很易忘掉),至少閱讀較流暢,唯一問題是無法借給朋友,相對也不用擔心家中沒位置放,有辣有唔辣啦。

星期日, 8月 22, 2010

今屆cw

用今屆,因為忘了是第幾屆,又懶查。
談不上完全零準備,但這是歷屆中準備最少的。有一位組員無法到場,賣的都是舊貨或少量翻炒。可是這次心情最輕鬆,以前會緊張到失眠,可能覺得橫豎都是死,不如慷慨就義吧(笑)

打從上次起(大概是二月),已經有同好建議小弟畫這麼多MGS水墨畫,不如畫MGS原創本吧!四月左右寫了個基礎劇本,之後就停了。

總之,因為各種理由,漫畫沒畫成(反正都是藉口,不贅)

我自知沒有環境友儕等外力相助,是無法完成甚麼需要恆心的東西,至今仍在讀日文,主要是因為學校的環境 (可是近來我差不多每晚都跟導師打starcraft,你話叫我點溫書!!XD)

總之,要畫得成原創漫畫,需要先找一個客觀環境,以及些少適量的外力幫忙,否則很難堅持。客觀環境的例子是,每星期去某某畫室作畫,而且跟朋友一起去。環境上告訴自己這段時間是專門用來作畫的,有友儕同往,可以減少孤獨感。以前試過在office趕工畫十來頁漫畫,全部一手包辦,完成後感覺就是不太好,好像為了一個沒人知的理由做一件傻事一樣 (這是感性上的感覺,不用同我講實質上有些甚麼意義,我明白的)

找一個鼓勵作畫的客觀環境,最重要的理由是:大腦對環境的接收力非常強,你在甚麼環境,就會有甚麼想法。我平日生活的環境其實很少漫畫 (看漫畫,跟繪製漫畫,是兩個不同的環境),說穿了就是需要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

想多做運動,可以去gym感染做運動的氛圍,想多畫漫畫,可以去邊?

唔通...要報青少年暑期漫畫班?(請唔請導師?er....查實唔出糧都得,你俾我入黎畫埋一份就得架喇)

星期四, 8月 19, 2010

踩場

前排走去聽一個「把妹達人」的節目,相信有follow 小弟twitter的朋友應該都有聽過

聽完,真係把幾火,幾位主持將溝女咁原始既野,用術語包到鬼五馬六,不斷d 咩AMOG, NEG, SARGE之類的術語飛來飛去,越講越沉醉自己個世界,有位嘉賓的藝名又過長(四個音節),結果主持們又甩嘴,一時爆其真名,一時又講返藝名,甩皮與甩骨是也。

當然身為聽眾的小弟就越聽越frustrate,例如「昨晚我去左搭訕撩兩個女仔,佢地兩個對我都有d興趣,傾左幾句,帶佢地遊花園,指到佢地聽晒我支笛,成功拿到電話,有條女仲肯同我扑野添,掂!」

用佢地的術語,就會變成「昨晚開左兩set SARGE,兩條女都有IOI,傾左幾句,做左compliance test,成功phone close,有條女應該過左LMR,good game!」雖然唔係100%準確,但大致如此。

整個節目九成對話都滿佈上述的da Vinci Code,用好繁瑣的術語傳達好簡單意思,而各種術語,就係源自佢地的聖經「把妹達人」(The Game),基本上你無睇過本書,茂茂然走去聽,係完全唔知發生緊乜事。

心想,你做得節目講把妹,無理由用咁大量的術語去趕客,於是就去佢地的留言版講左個建議。假如你同我一樣,鍾意同人嘈交,或者鍾意睇人嘈交,不妨去望下,否則無謂浪費時間。

聽完個節目,第一個感覺係成班主持好似另類的電車男,題目不是動漫模,而係溝女理論而已。當時我心中最大的疑問係:節目講的內容都是助人入門,但係用的手法就假設對方已經相當熟悉「把妹」lingo。有經驗的人固然不會聽已經識的東西,零經驗聽眾就完全被趕離場,到底節目的定位是甚麼?雖然留言的時候都想到,可能這個節目跟動漫電玩的電車男節目一樣,屬於少數insider趣味,儘管看對方如何回應。

結果版主及主持們的反應遠比預期中充滿敵意,大意是指小弟咁q懶,沒有做好功課就上來聽抵L死,講得咁深就是要screen走d毒男之類,換言之,有小小挑戰佢地想法的意見,都會被視為敵意行為予以反擊。

遊一輪花園,結論是論壇大多數的fans甚至某些疑似主持,心智其實都很稚嫩,尤其辱罵得最凶的一兩位,其實是attention seeking的小朋友,故意不理他,他就想會盡辦法刺激你回應為止。

話說黑人早前都試過很稚嫩地質問某某創作人的作品,語氣不甚客氣,對方很得體地回答:「你的意見很好,我會考慮的,可是我亦有自己的風格和路線需要維持,未必能全部滿足你的建議,請見諒。」

在整場「把妹罵戰」中,我就是想看看到底去到甚麼時候,才會有人很得體地「送客」,尤其當版主第一個扯火同「客人」打成一團的時候,情況就更有趣。

以前或無心,或有意地對好些前輩高人提出挑戰性的質疑,反應不一,有些(自以為)名氣大的前輩,反應大得令人非常驚訝,會用上中學生的方式回應(eg. 咁多野講你又好叻咩?),遇過修養極好的高人,他們根本全沒動氣的需要,因為大家的眼界和心境相差太遠,正如一個剛剛學懂寫123的小朋友嘲笑一個成年人的字寫得不似copybook,你只會淡然一笑,不會因此勃然大怒吧?(我不會講自己挑戰別人的言行是很正當很有禮貌,純粹用來舉例)

把妹達人有一個術語叫shit test,意思是刺探對方的負面性格,從而判斷對手是否不值得追求的廢柴男女,這次上他們論壇來個shit test,同樣大開眼界 XD

是次撩交嘈的另一感想,是確確實實地感到自己mellow with age(前後都在網絡聊天室及論壇泡了十多年),以前上網嘈交,是寸土不讓,你媽我一句,我必定還拖。現在心態比較傾向「是但啦」,「唔明就算」,想再嘈都提不起勁!

星期二, 8月 10, 2010

未能免俗

要講inception。

都潛行了好幾日,以免拾人口水尾,見大家講得七七八八,是時候加兩嘴。

我對夢境的真真假假興趣其實不大,始終這是大製作的娛樂片,講故事的方式不能太過複雜,否則票房就保不住。何謂複雜?比方說,電影初期的「夢中夢」概念,假如貫徹全套電影的話,會把人看得很氣餒... (原來睇左90分鐘都係阿邊個的一場夢?咁主線係乜呀?頂,幾時發緊夢幾時係現實呀?)

結局亦故意拍得暖眛,愛動腦筋的人,會覺得電影的結局很灰,而不太想動腦子的人,則覺得這是happy ending。導演再加插些少鐵達尼式至死不渝的愛情元素,附送十數分鐘Sam Fisher槍戰爆炸加Matrix格鬥,將故事的深度溝淡,但變得更易入喉,在這些計算上,整套電影是十分高章的。

我覺得最有趣都不是這些。

電影前半段,主角尋找專業化學師一幕,曾經輕輕觸及《潛》片中的夢境科技實用範例:就是讓生活太辛苦的人,可以長時間脫離現實活在夢境中。我想起星新一其中一本短篇小說《快樂裝置》,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故事大綱。

《潛》入面的夢境裝置,基本上跟清朝的「福壽膏」殊無二致,無論主角將夢境科技講得如何偉大,「劫夢」的行動如何精密緊湊,本質仍然是讓人逃離現實,而且用過一次後就會上癮,不能自拔。

假如這套科技化成現實,應該屬於非常restricted的危險技術,因為這是比煙仔或K仔更平宜更易上癮的毒品。當然,真有其事的話,我想到好些領域都會受惠,比方說高設防監獄可以減少很多麻煩,一個獄警的夢境就可以看管一大票犯人,而且獄警還可以用潛意識無限增援,打不過的話弄醒自己就是。又或者,老人院和精神病院的院友日子會過得愉快得多,紅燈區的囡囡們在夢境中任你點砌都可以,當然少不了電影提及的特種部隊實戰演練,只不過越來越多人睡在床上動也不動的話,世界會變成甚麼樣子?

《快樂裝置》講的情節,也許就是答案。

雜文之二

無野好講,是但搵d野講,再唔寫字好快會唔想再寫

假如你身處的行業需要創意,推介你聽這個節目。

創意無咁易

兩位主持功力非常深厚,推斷是90年代在大廣告公司工作過的人(我沒聽全,可能他們提過了)。所謂深厚的意思是:對中西美術史有順手拈來的能力,對廣告業有精而博的認識,對「創意」一詞不用prep稿出口成文(也許有prep,但聽落太流暢了,似吹水多d)

好些觀點自己都想過,例如:大家說某種行為或者某種疾病是「違反自然」,那麼我們用高科技去醫人,阻止大自然淘汰病人的性命,又是否違反自然呢?

又例如,世上太多概念我們都當成天經地義,每個年代都有些類似的「天經地義」但是原來十分荒謬,例如清末洋鬼子的戰艦殺到中國海岸,村民見到鬼子佬的船用鐵做,回到村裡跟村民回報,大家笑說「傻佬!鐵又點會浮水呢?船梗係用木做架啦!」

************

22世紀藍皮書

除神秘之夜以外,另一個炒雜燴的獵奇節目,當中不乏對時事有批判。例如7月20日怒屌道德塔利班就聽得十分過癮。


************

NetLife 網絡生活

這是另一個網台「開台」的節目,未聽過,但係見到節目名稱都幾吸引,陣間聽

聽左,完全唔掂。個主持把聲厚講野慢,唔緊要,唔夠料是致命傷。聽佢分析iphone4,loop來loop去都係果兩三個point,大家離咪又遠,細聲,我明電台唔易做,不過水準真係未夠班,our radio水準高班d,my radio 整體水準都唔錯,製作又再高班d,商台製作最好,但係內容就輸幾條街,暫時見到的分佈就係咁。

星期六, 8月 07, 2010

雜文

摑警

有錢人一向在治律的天枰上更平等,原來這是發達社會通病。
再放大到上市企業層面,又比有錢人平等好幾步,有錢人尚有機會要坐牢甚至判死刑,企業頂多罰錢了事,只要夠大,去到 too big to fail的級數,更有國家注資。你見過要坐牢的企業嗎?

無疑窮苦大眾要接受這個更平等的事實,可是現代法治對市民仍有一個基本保障...直至你的面頰撞傷警員摑過來的手掌為止,那就是襲警了。

**************

低IQ年代

大前研一著,近日好讀,還未讀完。有些論點很有趣:大眾將情緒觀感當成意見,例如「政府欺人太甚了!」是情感,當中沒有思考政府的政策背境及影響。

「日本只要回歸最純粹的武士道精神,一定可以驅除不景氣!」作者指出這是鼓勵不思考的精神論,到底日本是否不景氣?不景氣的成因是甚麼?武士道精神如何驅除不景氣?全部都簡化成一句口號,不用再思考。

將武士道換作獅子山,居然出奇地貼切應景。

讀完再跟大家分享。

**************

是非和守秘密

近日少寫blog,因為倍感blog圈是非太多,雖然事不關己,亦暫未受是非影響,然可免,則免。

我不是擅長守秘密的人,記得讀過某消閑心理學文章講過,任何people person先天就不擅於守秘,因為他們習慣將自己所知所聞向其他人分享,同時因其people skill較發達,亦較易接觸到其他人的隱私,廣東話有個較難聽但精準的形容詞:是非精。

要我守秘密,不是不可以,只不過守秘密對我而言是個需要conscious effort 維持的動作,換言之很費神。相對有些天生口密的人,可能嚴刑拷問也不肯講早上吃甚麼早餐,守秘就輕鬆得多。

最利己利人的做法,就是不要知道太多,斬腳趾避沙蟲是也。


**************

打機毒撚

經過splinter cell, peacewalker 以及starcraft 2 接連洗禮後,生活終於回復正常。建議有玩starcraft 2的朋友小心display card,原來SC2 會導致display card 過熱hang 機,暫無解決方法,不可不察。



星期六, 7月 31, 2010

冷笑話

http://coldjokes.com/


返工無聊時不妨睇下
轉載數則

(1)
兒:是不是做爸爸的總是比兒子知道的多?
爸:當然啦~
兒:是誰發明電燈泡的?
爸:愛迪生啊!
兒:那他爸爸怎麼沒發現?


(2)
一位藝術家問畫廊的負責人關於他正在展覽的畫是否有賣出。
負責人:“嗯,我有一則好消息和壞消息要告訴你。好消息是曾經有一個人來過這兒,問我說:‘如果你死后,畫的價值是不是會提高?’我回答他:‘是的。’於是他一口氣買了你全部的12幅畫回去。”
“太棒了!”畫家欣喜若狂地说,“真令人高興!”
“壞消息是...那個人是你的主主治醫生。”

(3)
觀微:爸爸!!給我十塊錢!!

爸爸:不行!!

觀微:你只要給我十塊錢,
我就把今天早上送牛奶的叔叔告訴媽媽的話說給你聽!!

林蛟:拿去!!送牛奶的叔叔對你媽媽說什麼??快告訴我~!!

觀微:叔叔說:太太~~~~~~~~~今天要幾瓶牛奶??

(4)
某日有兩隻老鼠在對話,
A老鼠拿照片給B老鼠看說:你看,這是我的女朋友
B老鼠說:屁啦,這明明是蝙蝠...
A老鼠說:你不懂啦...他是空姐!!
B老鼠:%$%^$$^%^$

(5)
(請用國語唸)
小欣問:"媽媽,用ABCDEFG怎麼造句?" 媽媽答:"A呀!這B孩,C家的?光着個腳站在D上,EF也不穿,還露着小GG!


(6)
男友:妳喜歡什麼花?我送給妳!
女友:我喜歡…有錢花…盡情花…


(7)
有一天,女友發一則簡訊給我:我懷孕了! 我還沒來得及反應,女友又發來一則:對不起,發錯人了。 這下我可以徹底傷心了... 」

(8)
有一天,一個醫生到餐廳吃飯,正要點菜的時候,發現服務生總是下意識地摸屁股,醫生就關切的問他說 : " 有痔瘡嗎 ?"

服務生就用一種很無奈的表情說 : " 請你點菜單裡有的菜好嗎 "


(9)
妹﹕「哥,你是我見過最愛乾淨的人」
小新﹕「過獎了,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妹﹕「不管什麼事,你都推得一乾二淨」






星期一, 7月 26, 2010

近兩三個星期

書展與靚模

連日提出有幾個論點被扯得十分含糊,想理清一下自己的想法。

嚴格來講,藝術可以跟美感和道德分家,有其獨特標準,例如作品訊息跟創作人使用的媒體的配合程度,訊息對人類文化的significance等,藝術跟「品味」亦未必掛勾,不是所有藝術都以取悅受眾為目標,有時藝術採用的主題和媒體令人厭惡,其「美」在於藝術家想表達的訊息。

易服毒男說女神寫真集是藝術,理據上他是對的。

雖然藝術領域幾乎無限大,不代表所有藝術都應該存在,例如種族清洗或強姦這類行為藝術,也許以藝術角度來看是非常好的,但是站在道德法律以及人文精神都是天地不容的罪行。

個人認為,毒男事件中最大的藝術,不在寫真集本身,是毒男完美地向社會示範Andy Warhol 的名句:「誰都可以有15分鐘的名氣。」(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

我想,再推前一步,不單止毒男famous for 15 minutes,社會上幾乎人人都當了15分鐘法官、陪審團以及劊子手。


************

文化與包容

之前是動漫畫,然後是各書商的三級書籍,現在是靚模,下一次被拒入書展的會是誰?
低俗,是誰說了算?我覺得旅遊風水書好很低俗喎。
陶傑深雪蔡瀾倪匡之流,也許不低,俗是很俗了,趕不趕?
韓寒也不止一次被國家定性為低俗以及散播錯誤思想,難怪他這麼同情靚模寫真。

我不認為閱讀是甚麼大了不的行為,除了求學年代以外,大多數閱讀也是為了娛樂和興趣,同打機睇卡通片差不多,然而以文字作娛樂,在一個不識字的社會,好像有點光環。可惜很多以讀書為消閑娛樂的人,都不自覺地以為自己高人一等。

************
Air Frame and State of Fear

Michael Crichton被譽為說故事的大師,這個名銜有點understatement。翻看他的作品集,原來電影《叛逆性騷擾》(Disclosure)改編自其小說,還有家傳戶曉的《ER》、《侏羅紀公園》、《剛果驚魂》(Congo)等,都是他的手筆。

暫時只讀過State of Fear 以及Air Frame兩部小說 (正在啃第三部Timeline)。

*** 劇透警告 ***

Air Frame講述一班航機由啟德機場飛往洛杉磯途中,遇上不明氣流意外,導致3死70傷的慘劇。女主角Casey Singleton是肇事客機的製作公司品檢部主管,事故後航空公司將機組人員被急調回香港,俗稱黑盒的飛行紀錄儀全是廣東話,飛行數據紀錄殘缺不全,航空公司聲稱機長是十數年經驗的資深優材機師,而工程部的檢查並無發現飛機有明顯故障。

與此同時,Casey的公司跟中國洽談一單買賣50架航機的大生意,再遇上同款的客機在別處發生引擎故障事件,血腥味引起傳媒關注,熱門新聞節目Newsline(類似20/20)決定泡製一個「腐敗航企大踢爆」特輯。同時有傳媒指公司高層暗中將核心科技賤賣給中國人,導致職位大量流失,工會決定對女主角採取敵意行動。

面對上面一堆糾結的問題,Casey必須在一星期內徹查肇事起因,保住中國的生意,並應付傳媒爪牙。工場危機四伏,隨時發生人為的工業意外。外界傳聞公司高層在醞釀權鬥,Casey困在這一切當中,如何化險為夷?

*** 劇透警告完 ***

整本小說密麻麻儘是航空業的工程術語和行家內幕,登場的全是脾氣古怪的engin佬,沒有槍戰火拼和性愛場面,但是資料嚴謹之餘,節奏緊湊到不得了,身為行外人也看得懂。

說故事大師常有,Michael Crichton集資料與劇力於一身的,可謂萬中無一。

全書印象最深之處,正是女主角面對終極大魔頭,亦即Newsline的採訪隊。原來自從90年代中期,新聞採訪跟時事已無多大關係,所謂時事節目,其實由監製先想出一個angle,再蒐集相關的視象資料支持監製的見解即可,而採訪特輯的明星主播人,對採訪主題並無認識,他們好像香港的補習天皇一樣,只在拍攝時亮亮相,按著稿子發問監製預先寫好的問題,頂多運用一些盤問技巧,捕捉受訪者發怒或尷尬一刻,與其說他們是新聞工作者,不如說新聞演員較貼切。

這種「新聞」製作方法,在故事中的9x年才剛剛冒起,近十多年來已成為主流。例如早年報導內地女fans楊麗娟追求劉德華不遂,其父跳海以死相逼劉華現身一事。初期事件未明朗,實不難看到傳媒幾個預設的角度:劉德華必然是冷漠涼血的,女兒必定忤逆,既然劉華冷血女fans忤逆,那麼父親必然被激到跳海自殺,導火線大概是搶著要劉華演唱會的門票吧?

angle已定,標題自然就出來了:「瘋狂女fans追星懶理慈父,父受激跳海亡,偶像表示事不關己。」

或者早幾日斬母斬妹的冷血少年,傳媒初時的角度也是從考試壓力、遊戲機和漫畫入手,可惜主角偏偏是乖仔,他口中那個tagline 「少d人世界和平d」原來跟多啦A夢相近,而多啦A夢(叮噹)不巧是社會共識上的健康讀物,這個角度很難寫,唯有作罷。

假如少年喜歡的漫畫是「鋼之鍊金術士」、「死亡筆記」之類,輿論的角度就立刻變成「防止青少年變殺人凶手,要求政府立例取締不良漫畫」,這種透過向公眾灌輸恐懼以圖利及濫權的做法,另文再談。

跟Food Inc的黑心食品一樣,我們每天都在consume黑心新聞,問題不在某一兩位記者或某一兩個編輯,是整個新聞制度的問題,制度上的問題,通常要幾個世代才有機會改正。

面對每天的news feed,最好還是抱著「耳聽三份假,眼看未為真」的心態算了。

星期四, 7月 01, 2010

黑心牛肉和民主騙局

最近看過Food Inc,一套講美國黑心農作物的紀錄片。

原來美國衰起上來,跟大陸的坑渠油頭髮抽,可以完全沒兩樣,分別在於美國佬的黑心糧食,通常用較高的科技造出來,大陸相對較土炮而已。

比較兩地的言論自由,美國跟大陸只是五十一百步之差。紀錄片中,幾間肉類大企業透過政治說客和(擦邊合法地)收買國會議員和法官等,訂下各種保障自己的法例,不單有權隱瞞糧食生產方式,更可以禁止公眾對美國的農產品作出任何批評。

有時,即使市民沒有違反糧食誹謗法,企業財團依然可以發律師信,他們明知告不入,無非想鬥燒銀紙,令敢言的平民百姓噤聲。

五點講過,大陸的一套,叫做搶,美國的,是騙。數年前的我,一定會大叫荒謬,再早多幾年,甚至會覺得抹黑美國的人,是醜陋的中國人、被土共洗腦etc etc

直至多看幾套紀錄片如不瘦降、Sicko、Roger& me、痴gun檔案、華氏911,再加個金融海嘯,不得不信,美國是個很龐大的詐騙系統。

討厭泛民者,大概會相當心涼:「你們這班民主撚,民主丫喇?美國人都是一群不該矣!」

首先,美國人不該,不代表大陸那套就是應該。其次,正如上面所講,美國那套,是騙,騙的前提是在規則框架內擭取利益。即使是層壓式推銷,都需要講若干合約精神和法律,否則干脆隨街抓人用利刀逼人付錢算了。

Food Inc.提及一有機糧食企業Stonyfield,創始人是激進環保份子,他醒悟到街頭運動根本幫不上忙,決定加入建制,以牟利方式証明自己的理念,生意相當成功,而拯救環境的成效跟當年更不可同日而語。

我在五點的博客留言提到,被人搶不還手,不符合人性,所以中國用「搶」的制度,最終都要打一場,又或者被搶的人走去搶其他人。而美國佬的騙,仍然可以透過框架內作出抗爭,或者透過籠絡另一個騙徒,去制衡眼前的騙徒。

淺薄觀察所得,內地系統以「面子」為潛規則,面子是告訴下面的人who's the boss的方法,所以有時中國政府可以為了面子而作出損害自身利益的事情。對比中美兩個系統,我仍然覺得美國的民主詐騙系統較透明,因為利害關係的end game較易看得通透,相對面子就是很虛浮的東西,一般市民要改變系統運作,亦無從入手。

民主政制,跟民主選舉的意義亦一樣,純粹揀個沒那麼爛的方案而已。

今年或未能上街,但我精神上支持維園爭取民主的同路人。

星期日, 6月 27, 2010

道德觀

跟一位美女同學仔談起近日書展封殺靚模一事,同學仔當幼兒教師,正義感強,極支持封殺一事,小弟不同意,本不欲多談,見其盛意難卻,開口講幾句。

「我認為隔開靚模區,遠一點自成一角就可以了。要學壞,也不差在看那一丁半點靚模寫真集。」

她很熱血地答:「但寫真集令書展格調變差呀!」

「書展格調一向都低,年年都人山人海,賣書如斬雞殺鴨,想靜心多讀兩行的機會都沒有。香港的書展只是純粹鎖定若干減價目標,配合腎上腺素一鼓作氣掃貨,掃完回家 end of story。真正有閱讀氣氛和文化交流的書展,在北京上海台灣,總之不在香港,反正香港是賣書的wet market,賣些咸書甜書分別真的不大。」

「再講,小鬼們總會接觸到色情資訊,封得幾多?健康的小孩通常都有接觸過不良資訊,只是他們同樣有正確價值觀分辨對錯而已。沒有抗體的小朋友,還是留在無菌病房較好。」

看著她很沒趣的樣子,想起splinter cell 主角殺人後的對白almost feel bad about it, almost.

***************************

癌上腦,第一個反應是反感,轉眼已經沒甚麼感覺,再想多幾想,民主黨感謝長毛都來不及。

一句癌上腦,將所有的火力都轉向長毛和社民連身上,到底政改方案長遠有甚麼弊處,民主黨的談判如何低手,完全不用再提,總之都是長毛的錯。

其次,這句說話,把司徒華推上道德高地,日後有張好牌可以打,就是「原諒長毛」,對方不接牌,自己都得分。

長毛是否這麼好心故意將自己推上火炕幫民主黨解圍?我不同意。有聽社民連電台節目的話,早會明白他們上下一心普遍都蔑視司徒華,這句上腦之言,是freudian slip 說溜咀,其他較年輕的節目主持和黨員,更毒的說話都講得出口。

長毛失言,實屬小事一舂。其居心如何,我亦不欲多理,政客本身就是一邊扶婆婆過馬路,另一邊搶小妹妹波板糖的行業,只要在某個情況中取得最大利益,已合符政治道德。剛看過紀錄片Food Inc,原來美國內部亦有不遜於中國的黑心糧食問題,只是各大企業的lobbyist銀彈和實力都太雄厚,知情者難動其分毫。

站在政治道德來看,糧食巨企的lobbyists確立千秋萬代的法律護罩,已合符其利益集團的道德立場,但他們故意賠上美國及全世界平民百姓的飲食安全,人格上實屬非常之仆街。兩件事,可以分得很開。換轉一個性變態、口不擇言又拜撒旦的政客,假如成功為國民爭取更安全的糧食法案,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星期五, 6月 25, 2010

Splinter Cell Conviction





我就是看了上述兩段walkthrough後,決定買回家玩,一試即沉迷,為免過度沉迷影響工作,爆機後即刻uninstall,裝機碟交由女友保管。間中癮發,又會上網找youtube片開住d聲做野,過乾癮。

Splinter Cell 今次講故事及新手入門都做得非常seamless,tutorial是遊戲一部份也交待些少劇情。
對比之下,metal gear 的蛇伯伯真的很斯文,頂多只會用麻醉槍或者打暈對手而已,遊戲的mechanism亦鼓勵「不殺」和「不被發現」。

Sam伯伯出手不是致命就是爆缸,而且後期有些bonus是鼓勵你故意被人發現,然後潛伏在另一處將對手擊殺,兩者的遊戲調子完全相反。最值得一讚是遊戲對白精練緊湊,蛇叔最大致命傷就是日式超長氣獨白,第一代主角Big Boss臨終前都講了足足十幾分鐘,名符其實死唔斷氣。

以前玩慣MetalGear,蛇叔有條life bar,需要用急救箱補血。雖然被人圍攻都會死,但通常可以挨若干槍都無事。而且對手不算太主動,相反Sam Fisher沒有life bar,一兩槍死(視符甚麼距離中槍),敵人中槍後,即使看不見你,都會猜想你大概的位置然後包抄,所以必須長期留在暗處及掩體後攻擊。

Metal Gear新作Rising,畫面是很華麗了,但監導都換了人,看demo已覺得遊戲調子跟以前完全南轅北轍,只怕變成另一隻無腦的斬殺遊戲。

星期二, 6月 22, 2010

斯巴達人年年有,可惜全部在投行

早前王維基有篇「港人不再是斯巴達人」的文章,same old same old,同樣是「一蟹不如一蟹」的變調。

案內人隨筆那邊的轉貼激起不少人的怨氣,只是近年熱血涼了一半,比較抽離,再看這些文字沒有太大感覺(不代表它們錯,只是感覺不強矣),倒是王維基的博客上,有幾帖留言有點啟發。

其中一個回帖的內容大意是:王先生所邀請的文武雙全「尖子」,其實只是極之懂得考試遊戲規則的學生而已,他們習慣迎合HR的喜好:「最重要是過程」,「求學不是求分數」等政治正確主旋律早已倒背如流。

我想再補充的是,這班尖子甚至懂得選擇一些不太俗套的model answer,令人有獨立思考的錯覺。換言之,他們是潛在的優良公務員,擅於摸熟遊戲規則並加以配合。

王維基要招請的「斯巴達人」,其實亦即早年陳冠中所講的"can do"精神,不太在意過程,主要以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目標。這類人香港不是沒有,只不過他們極少出現在品學兼優的尖子群,因為problem solver 和香港的model answer教育有先天的對立。解決問題強調橫向思考lateral thinking,正是不依法則,挑戰常規的思考方法,這類人通常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成績也不會太突出,大抵是考個七八十分,滿足一個合理要求就可以了。死亡筆記的原班底新作「爆漫」,在第一期亦有描述過這類人是「真正的聰明人」:他們早已看透制度上的不合理,雖不會衝擊教育體系,亦不會浪費青春盲目配合。在今時今日的香港,衝擊建制、有獨立個性是奢侈品,王先生自己當亞視行政總裁,還不是兩星期就被人炒魷?

我猜想王維基的盲點是「又要人淫蕩,又唔準人除褲浪」的矛盾心態。就以他文中的野外定向運傷者為例,假如有一組成員為了達到目標,假扮受傷(甚至真的整傷自己或別人)由飛行服務隊運到山腳又如何呢?又或者,某組員一支穿雲箭,喚出兄弟數十來相見,十人幫忙抬傷者,其餘去毆打其他組的成員,阻其下山,這樣王先生又敢不敢聘請呢?

另一帖回應也頗抵死:「...文武全才的大學生不是沒有,他們全部都在ibank!好好檢討吧!」

抽走箇中的怨氣,亦反映香港產業儘向金融傾斜的事實。有才華的年輕人,大多醉心金融財富轉移的遊戲,斯巴達人再驍勇善戰,都懂得選擇最適合自己發揮的溫泉關為戰場,香港歡貧是甚麼新鮮蘿白皮?

成份

最近的「xx成份」,是有毒的中文,不知為何傳媒大用特用。
含有xx成份,通常是廣告人用來哄騙消費者的文案用句,例如最常見就是某某食品含有DHA, DDT和TNT,會令人以為產品的「營養成份」很豐富(順帶一提,DDT是殺蟲劑原料,TNT是炸彈,假如被騙倒了,日後見到字母湯時請小心點)

含有民主成份,到底是不是民主呢?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含xx成份去粉飾,例如「強姦是含有親暱成份的動作」,「送猶太人入毒氣室是含有優生學成份的決定」,「日本捕鯨是含有科研成份的行為」,「日軍侵華含有中日交流成份」等等,不勝枚舉。成份而已,喪屍人狼吸血鬼也是含有人類成份的東西,終究不是人類。

******

早前聽譚志強博士的電台節目,他並不像其他人般,一味反對政改方案。他的見解是,民主黨應該賣身又立貞節牌坊,一邊高姿態反對,一邊暗中讓政改通過,賺多幾個議席。政治固然是利益分配的行為,可是擺姿態也是必須動作之一。民主黨在利益的計算上合理,但底線一改再改,最後幾乎是跪地乞求小修小補,姿態肉酸之極,我雖然不認同黃毓民踩場,可是公社兩黨在姿態上交足戲,貞節牌坊立好了,日後可以照樣爭取新擴大的競選地盤。

講開踩場,篤撐兄謂其將真正民主精神扼殺,葉一知兄指這是政治泛德道主義,都講得頗中。我認為黃毓民這步棋傷害最大並不是上述二者,倒是折損了黨魁陶君行的曝光、威信和棋局,把說話講得太盡,火頭燒得太旺,陶君行日後要和泛民其他政黨合作,會變得更難,郁人其實在變相透支陶君行的政治本錢。(變相公投亦如是,陶君行是社民連較理性的一個,可是風頭和策略都被黃毓民搶盡,最後被逼頻頻補鑊做期望管理)

******

現時的inconvenient truth 是香港民主進程幾乎完全取決於北面阿爺內部的權鬥結果,然而權鬥是不能明言亦無法查証的東西。權鬥期間,甚麼改革都得放在一旁,假如民主黨透過某些非正式管道,得知一些權鬥內情,那麼他們支持政改或者情有可原。

無論政改「民主成份」有多重,終究不是真正民主的東西,站在政黨利益角度,值得投票支持,站在推動民主而言,則毫無寸進。議席著數固然是要拿的,反正阿爺向來不是講信用的談判對手,有需要時翻臉不認帳又如何?大多數香港人的記性也不是太好,被人罵三五日就雨過天晴。

星期五, 6月 18, 2010

開會筆記

今日開的會,很累,無收穫,但有些教訓。

客戶是某廠家公司,準備大張旗鼓擴充,因為嫌內地的設計土味太重,特意找G和小弟上門洽談,事前只是約略看過舊網站以及心中有個粗略的報價預算,其餘都不清楚。

過程起頭已不順,明明甚麼也沒碰,我們二人前往途中雙手接連沾上不明來歷的污垢,G進門時大意一頭撞在客戶的玻璃幕,十分狼狽。

坐下開會,客戶沒有自我介紹,G也沒有互相介紹的打算,全場2對4,氣氛十分奇怪,大家都沒有議題,小弟為打破dead air,向客戶展示一個日本網站參考。

只見客戶A露出一副八婆嘴臉,皺眉頭說這不是她想要的東西。好吧,我反問他們心中有無甚麼參考對象或者競爭對手之類?客戶A說不知道,你們應該帶些東西來impress我們呀!然後客戶A,B和C就當我們二人透明,自顧自開內部會議:「怎辦呀?現在都不知要甚麼(放在網站),他們兩位又沒有帶好東西上來,我們怎知道他們水準好過大陸的設計?不如找阿X問問吧!我看網站這裡咁咁咁...」

G急忙補鑊:「設計可以參考參考,不如我們先砌一個樣版供各位看看,再另行商議如何?」

客戶聞罷才回過頭記起我們的存在。假如平日只有我上陣,大概早已起身走人,見到G急於割地賠款,猜想這可能是他的重要客戶,也就忍隱不發,做個微笑的點頭公仔。

客戶A滔滔不絕地列舉同業的網站參考,細心解讀她的潛台詞,大概已能將她的客品(客戶品性)歸類。

聽A連珠炮地講了兩個多小時,散會一如所料沒有next step (除了G自告奮勇試稿之外)。

**************

會後跟G說,這單案子,恕不能接。

心中沒講一句:是A小姐面目可憎,第一眼直覺上已經認為她難頂,交談後只是加強這個感覺矣。

我解釋:「客戶對口單位是C小姐,可是真正話事的人是A,觀其談吐及待人接物,想必不是真正的老闆,倒似老闆下面的親信宦官,換言之,我們要跟C小姐聯絡,猜想A小姐的心意,而那些心意卻未必是真正老闆想要的東西。」

「初時我以為你們已經相熟,毋須互相介紹,原來除了C小姐之外,全部都是第一次見面。初次見面,A小姐不介紹自己倒算了,一坐下就滔滔不絕發表自己的偉論,換言之她不在意我們是甚麼人,甚至當我們面前講不知我們跟大陸土風設計師有甚麼分別,可想而知我們在她心中的地位,是非常之低。」

「再看她所講的參考例子,全部都是同業,心目中有甚麼風格或感覺完全講不出,而我所舉的例子,則全數駁回,理由是這不是他們的行業。即是說,他們只能接受同業做過的東西。」

G說:「那些網站的樣子很平易柒人,不難抄呀。」

我答道「當然,抄得似,A小姐是不會插你的,畢竟那是她的建議。可是她會覺得你的作品沒有超出她想像範圍,是你無料到。真正做些與眾不同的東西,又會回到『同行不是這樣做』的死位,回想一下開會的情景,我們講的proposal,除了砌pitch稿的建議外,全數被她駁回,而且由始至終,也沒有問過我們一句意見,可見她不會跟人協商合作,倒是習慣發號司令的人。」

「雖然我們哥兒倆都等錢用,可是對方初步的schedule是8月中,稿卻要現在開始砌,這單案子至少要玩四五個月,你打算開多少錢?萬五?二萬?一定倒蝕入肉,開一個合理價位,又輪到他們不接受,師奶的數口最精,大陸收五千,你們開五萬,到底你們是甚麼新鮮蘿白皮?所以,權衡利害,我也不建議你做,除非你應承了幫朋友又另計。」

雖然,這個階段跟G割纜有點殘忍,可是主動建議免費試稿的是他,總不成由小弟承受。當然,他太早應承了太多東西,現階段想退也不能,唯有硬做,而且也不能交太差的貨,否則自毀商譽。

身為朋友,只能建議他開個天價及大額訂金,用價錢嚇跑客人,一味用減價和試稿作招徠,實在不是傾生意的方法。

星期三, 6月 16, 2010

新世代北斗神拳



剛看過《北斗之拳》的外傳《銀之聖者》,主角是北斗神拳四位傳人的二師兄多奇,新畫師技巧算不上華麗,但剛好在傳統粗豪的北斗世界和纖細柔弱的多奇取一個微妙平衡。

《北斗之拳》原版漫畫算起來都已經有二十幾年歷史,當年以血腥殘酷見稱,故沒有太多小學捧場客。故事發生在世界核戰後的年代,四野蠻荒,世人以欺凌弱者為生,亂世中有些人中之龍習有奇招異術,能夠赤手將對方割裂或轟殺,主角健次郎(現譯拳四郎)屬於「北斗神拳」一系,是源自古代中國(?)皇家御衛的暗殺拳術,能憑藉各種穴位將對手身體崩壞扭曲繼而爆成一團血泥,因出手太快,敵人往往死穴被點而不自覺,經常需勞煩主角提醒,主角的經典名句正是:「你已經死了。」

黑人初接觸北斗之拳漫畫時正在讀初中,剛踏入青春期,主角身懷北斗七星疤痕,孤高冷酷,出手狠快又有型,百烈拳的配音承襲李小龍的戰嚎風格,古時候梁文道當打書釘主持,節目jingle就是道長扮拳四郎出招時的叫聲「胡...打打打打打!打書釘!」

人大了回想《北斗》的劇情,倒覺得入面的角色寫得太蒼白,像一班擁有絕頂筋肉的青春期初中生。

例如主角拳四郎胸口的傷痕怎樣來?原來是跟南斗派的對手爭女朋友,爭輸了就被人隊鑊金。這是末日拳術版的青春劇爭女橋段,可是當主角藝成尋仇,擊殺仇家後,卻發現坐在露台的女朋友原來是蠟公仔,真身早已在多年前傷心過度跳樓身亡,南斗高手受不住打擊,於是製作一個精美的公仔代替。換言之,整場生死決三個字可以總結:多9餘。

主角拳四郎是北斗神拳的正統傳人(現實的中國拳法不會發生這種事,大家都會自稱正宗別人邪門,招式越教越少,到最後變成表演用的體操運動,証明編劇對中國人不暸解),當上繼承者,任務就是打7其餘幾位唔順超的師兄,然後一支公過下半世。

最大宿敵,莫過於大師兄「拳皇雷奧」,這個拳皇身高三米餘,當世無敵,自稱「已捨棄了人間一切的感情」,是絕頂強的帝皇。很可惜主角不是他,這個帝皇當然是要駕崩的,雷奧苦戰不敵拳四郎後,將全身肌肉僵緊,維持舉拳仰天的姿勢死去,臨終的名句是:「我一生沒有半點遺憾。」



這句說話雖然很有型,可是經不起半點認真推敲,首先拳皇的野心是制霸大陸,可是他北面有個攣生兄長的「修羅之國」北斗琉拳仍然在條條fing,自己有個遺腹子,想把的馬子把不到,最後甚至敗給武功最嫩的師弟拳四郎,埋單計數,自己的野心一件也做不到,怎會沒有遺憾呢?看來拳皇不是捨棄了人間感情,是捨棄了遺憾的能力而已。

(題外話,三米幾高的拳皇,食指直徑跟正常成年人頭相若,大笨象如何跟人類女子配種?北斗神拳果然有很多旁人不明白的奧義啊...)



寫了大半天還未到正題,新作《銀之聖者》就是以四位師兄弟中,武功最高強同時心地最善良的二師兄多奇為主軸,他原是北斗神拳的正印掌門,志不在鬥爭殺戮,一心以北斗神拳的穴位手法行醫濟世。可是他為救師弟及一眾百姓,沒有在核爆前躲入防空洞,身中輻射無藥可醫,被逼讓賢,一頭黑髮全白,銀之聖者標題正由此而來。

《銀》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那種悲劇英雄調子,編劇是老班底,劇情遠勝當年原著。

多奇原設定就是近年日本漫畫中常見連毛蟲都不想踏死的奶油青年,配上新畫師的奶油面孔,初期還真不想翻來看,可是必要時他出手果斷利落,不像碇真治牙痛咁聲挑戰觀眾耐性,彈指間敵人在一片暢快感覺中(?)化成血泥,是為多奇的絕技「北斗有情拳」,然而出招後他亦會吐血不支。

因為主角的纖細柔弱,身邊的老百姓軟弱無助,跟橫蠻殘暴的反派成了極大對比,所以他的英雄感顯得格外耀眼。亂世中多奇拖著殘軀,拼著性命行醫,團結本來甘心就戮的老弱,連番抵擋蠻族的進逼,比起閒雲野鶴見人就殺的正傳主角拳四郎多了承擔,也多了血肉。雖然某些場口仍有日本人囉嗦說教的毛病,整體上仍收貨。

茶坊中只見到5期,正傳故事中,多奇的下場是被逼跟大師兄雷奧決戰,企圖以性命去感動大師兄回復本性,可惜無功而終。大師兄雷奧招式極剛,多奇極柔,拳四郎受其啟發剛柔並濟,自此武功蓋世,開始其越打越悶的無敵生涯。不知這套外傳如何為多奇的一生畫上句號?倒也期待。

星期一, 6月 14, 2010

傑出華人系列:兆基創意書院中五毒男



我失眠,相信唔少人係睇波睇到巢晒,搵d片睇下提神啦

補充:網民真係手腳快,三扒兩撥全朵都起埋
粉絲fb群組
http://www.facebook.com/posted.php?id=125016114205349#!/group.php?gid=125016114205349

星期六, 6月 12, 2010

英雄感與危機

電影或小說中,英雄感未必與面對的危險成正比。

例如技擊電影,主角最大的英雄時刻在其面對宿敵的一幕,可是實際上他面對的危險其實不高,始終在擂台上發生致命意外都是少數,最壞的結果大概是被人打到豬頭返屋企。

古時冷兵器年代,跟對手短兵相接其實極之危險,雖然大家有護甲和盾牌,可是一些現代不算致命的傷口,在古時候是絕症,例如電影《天國驕雄》主角的父親,就是死於肩上箭傷併發的破傷風,不少講述古希臘或羅馬的故事,亦常有傷者被醫生放血至死的例子,皆因當時社會地位低者體內的血被認為不潔,受傷後須放血清理。

然而,不刻意提醒觀眾的話,現代人根本無法知道箇中凶險。

直至近代熱兵器年代,論凶險程度絕對是所以險境之冠,打仗行軍有地雷、敵人會放冷槍,炮槍隨時炸死身旁的隊友,再無任何盔甲盾牌可以抵擋這些攻擊,可是槍戰卻最難表達英雄感,太誇張,就會變成Rambo一樣,大字企在開揚位跟敵人駁火,自己絲毫無損。換轉頭太寫實,就變成雷霆救兵、flag of our fathers之類,生和死都非常突然,不單止沒有英雄感,甚至有反英雄的感覺。

跳到去奇幻小說世界,因為有魔法和怪物等超現實題材,大家對強弱的概念反而掌握得不好,魔法師掌心噴出幾個火球,到底是很厲害還是很平常?奇幻小說當中一個著名系列Dragonlance,基於客戶的要求,作者被逼加插大量遊戲機式的魔幻場面,手執刀劍的武士除了挨打和扛行李之外就變得沒有價值,直至後期作者有更大的創作自由,英雄感較強烈的場面反而沒有太多魔幻成份(例如騎士Sturm Brightblade死守城樓就是一例)。試想想哈里波特有甚麼場面會令人覺得有英雄感而不是單純的奇觀快感呢?

可是再想下去,有些平常生活的故事題材,亦能帶出英雄感的味道。例如食肆老闆拼盡全力,以業績証明某些很重要的東西,或者老師為了守護某種價值觀或某位學生,把事業押下去之類,說到底,這些故事的主人翁,失敗後大不了就轉工,談不上末路,卻教觀眾讀者血脈沸騰。

近日玩過最新一集splinter cell,讀完另一本David Gemmel的舊作,襯幾日空檔思考一些寫劇本的問題,對於英雄感的推論是:主角(們)為了一個有意義的目標,選擇面對impossible odds,並付上相當大的代價,母須跟人身安全掛勾。

不要看輕這句「阿媽係女人」的說法,見過太多電影小說漫畫,製作水平是一流了,卻忽略這麼簡單的公式。例如早前的電影「羅賓漢」,主角們武功確實高強,可是敵人塑造得太弱,主角由始至終也沒有付出甚麼大代價,結尾的決戰也不是太吃力,雖然電影中有提及主角推崇Stone Masons的自由平等理念,然而講了一次就沒有甚麼貫徹體現。結果唔湯唔水,兩頭不到岸是也。

近來趁些許空檔翻寫自己的舊劇本,正是遇上同樣的問題,看來要想法子折磨一下主角才可以(笑)。

星期四, 6月 10, 2010

(轉載)沈旭暉專欄﹕董建華的英文軟實力

【咫尺地球】早前本欄談及董建華被誤會到美國馬里蘭大學演講,不久後,他「又」來了。這次卻是貨真價實的正牌董建華,演講內容還是中美關係,地點在華盛頓卡耐基智庫,即筆者辦公室的隔壁。此情此景,讓人發現我們這位前特首的英文倒有一手,起碼比廣東話流暢得多,懂得在適當地方加入美式punch line,控制氣氛頗為得宜,和我們印象中的「老懵董」判若兩人。

先自嘲後批評 博得觀眾笑聲

他成立「中美關係交流基金會」,顧名思義,就是要促進中美交流。要達到這目的,前提自然要證明中美雙方了解不足。筆者聽過不少中國官員、學者在美國演講這題目,他們一般平鋪直敘﹕「我認為,我們中國很了解美國,可是美國很不了解中國,所以希望大家加強交流,從而互相了解。」這樣的說辭,其實很令當地人反感,完全沒有照顧受眾,更可能有反效果。董建華有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官方身分,自不能偏離官方語言,但他卻懂得這樣說﹕「China doesn't understand America completely, but America understands China even less」(中國不完全了解美國,但美國對中國的了解甚至更少)。意思與上述立場一樣,但董建華以中國人身分先自嘲一下,西方觀眾先容易接受,然後才說美國了解中國更少,這就出現了起承轉合,觀眾都以笑聲回應。沒有在美國生活一段長時間,不會懂得這樣說話。

當談及主權、統一等問題,董建華又得跟隨官方立場,但他的邏輯是這樣的﹕「美國立國快三百年,對傳播民主、自由思想貢獻很大,但不太了解主權、統一等議題對一個立國四千年的國家的重要性。」這樣說,一方面自然是指美國立國歷史短促,才不能明白中國人的種種堅持;但同一時間,其實也說明西方只是因為不了解統一和主權對中國人的價值,才會引起「誤會」,從而否定了觀眾有興趣的其他陰謀論,也否定了美國支持台灣就是為了分裂中國的鷹派觀點。

百搭公式宏觀回應伊朗核危機

當觀眾問及諸如中國內部競爭、人民幣升值、乃至伊朗核危機等問題(港人大概難以想像董建華和伊朗核危機可以扯上關係),董建華有一道百搭公式回應,大概是這樣的﹕「我在上海出生,在美國長大,在台灣經商,在香港做特首,所以我可以融合上述觀點,用一個國際宏觀角度,來回應你的微觀問題……」他不是這樣說,我們不會留神原來他的國際經歷,居然和香港全盛時的港督不相伯仲﹕在彭定康以前,歷任港督大多出身英國外交體系,來香港前後,會到西印度群島、太平洋或東非擔任總督;早期的港督甚至負責整個東亞地區的門戶,例如寶靈爵士曾代表英國處理泰國開國條約,猶太裔的彌敦爵士則全權處理《十月圍城》那類清末革命黨的活動事宜。前港督有這樣的全球經歷,優點是容易大刀闊斧提出改革,不會被香港這塊彈丸之地的本土問題局限視野,缺點自然是對每個地方的本土心態都了解不足,容易為人左右。難怪董建華回應伊朗核危機,似乎比回應香港何時普選更自在。

董建華今天的辯論對象不是余若薇、或任何一個他也許已記不清楚名字的香港民主黨「高層」,而是布殊父子、伯南克和美國民主黨兩院議員,可以輕鬆和美國80後討論籃球棒球,不用擔心「維園阿哥」、「媚共政客關注組」和「蛇宴聯誼會」,正是應了一句中國古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美國布魯金斯智庫訪問學人、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沈旭暉


******************************

另外,這位仁兄寫董建華,角度都幾有趣

當然,我不認同他為董建華翻案的結論,因為不懂公關的政客,等於不懂運球的籃球員,基本上跛了一大截
人性是愛聽順耳的謬論,也不愛聽頂心頂肺的方案,忠言逆耳也。
何況董建華的方案提綱,也未必是忠言,倒是很逆耳,當年盛傳他的談判技巧和交際手腕很低劣
純粹靠CEO式由上至下推銷政策,不黯拉攏人事及利益分配,所以政不通人不和
不少建制團體、專業團體都先後暗中起他飛腳
博主一句賴落香港人及香港傳媒自作孽,未免言重了

星期三, 6月 09, 2010

被逼3Gs老襯報告

早前因為工作需要,等不到4G,逼住出3GS。
基本上多左部smartphone,真係方便左些少,但係是否大改善,又未算。

暫時使用感想:

1. 上kindle 睇書,剛剛刨左本David Gemmel的舊作,宜家買多本Lawrence Block既書,隨手拿起就睇得,係就手左。1 click purchase比買實物書方便平宜,缺點係睇完無得借俾朋友。

2. 嘗試開日文pdf 版的課本,發現中文字變晒怪獸,即係依然要帶住本書出街溫

3. 將自己影低的reference灌入iphone(我將好多design書影成jpg,方便攜帶及參考),發現d 相自動降晒res,蒙晒,用唔到

4. 嘗試將以前Lynda.com 既教學短片灌入去iphone (教CSS, actionscript, photoshop 執相之類) ,結論係iphone 睇唔到.mov 格式,而itune又唔知點解無法將.mov 轉成mp4,我發現upload 上youtube 仲實際。

5. 可以睇yahoo 網上財經,但係做唔到網上交易,因為銀行個website唔support 攜帶版safari

6. 開google doc 想做野,發現得個睇字,無得改。其他office app風評麻麻,尤其支援中文方面唔掂,唔敢試。免費的D2比較正常,查實只係text pad一個,乜都冇。反而login 上blogspot 有齊大多數office word功能 (字體粗幼大小、list、段落對齊之類),換言之blogspot 係最接近手機版google doc 既野

7. 隨身地圖都幾有用,上網開email在某d關頭都有幫助

8. 理論上,我可以裝個remote desktop 去做上述的事情,暫時未試,唔知效果如何

9. 未jailbreak,裝唔到九方,無快碼或者九方等於啞左唔識講中文一樣,但係就快轉新OS,唔通到時又要break過再買過個app?

10. iphone 個鏡頭認真麻麻,我部Nokia 5230都好過佢,甚至以前部華為vodafone 720都不比佢差

11. iphone 4G 似乎都無改善到上述問題,查實好多都係軟件上的問題。再深入些少講,應該係公司政策上的問題,技術上應該完全做得到

12. 上facebook, 開twitter等等,都係唔等駛野,唯獨係twitter在上次反高鐵示威有即時傳訊功用,平日上twitter又唔覺有咩特別


星期一, 6月 07, 2010

鵪春黨

早前沒收民主女神像,大概是政府暗中報答司徒華剎停民主黨不參與公投。

政府連番挑釁市民的動作,效果必然是喚醒大量市民前往維園,掌握「平反六四」話語權的司徒華,自然得到最大的曝光。政府其實母須故意打壓悼念六四的行動,小弟過往幾次參加晚會,人數才幾千至萬餘人,上星期五的14萬人,是政府幫忙加柴撥火撥出來的。

經過上次政府打壓公投的牌章後,我相信這次同樣是西環軍師手筆。

事實上,政府已經掌握所有主流媒體,連最後一個親泛民的主流媒體商台近日都已 染紅,立會政府擁有多數票,政府要推行甚麼政策,可以全力開動傳媒護航,抹殺反對者的聲音,然後在立會開動的舉手機,禮成。

問題是現實執行上仍有一定難度,例如上次高鐵議案,雖然做足準備,仍出現大批市民在立會外抗爭的場面,雖然最終都是通過,於社會穩定和國際傳媒上有不少壞處。

公社兩黨的生存空間在於其鮮明反對立場,沒可能收編,要控制反對聲音,民主黨開始老化積弱,正是招安時機。

上次公投,西環軍師就是看準了民主黨的弱點落藥,假意談判,成功勸服民主黨不參與,經此一役,民主黨成了罪人,威信大損。

騙了啞子吃黃蓮,當然要給些甜頭補償,否則民主黨不單止不願合作,隨時連社會威信也盡喪,所以才有這次「強搶民女」的大戲,讓民主黨補一伏政治公關偉哥。事後香港電台還補送一個司徒華專訪特輯。

將民主黨家禽化(domesticate),等於收編了大多數親泛民的選民,亦即是五、六十歲人口最多的baby boomer年齡層,以及一眾「溫和理性」(其實是反建制又政冷感)的中立份子。

估計日後政府在民生小修小補議案,可以鬆章讓民主黨「成功爭取」,至於大是大非的23條,大概會叫民主黨「理性和談」,然後急急舉手通過。

未來三五年,可見到白鴿黨會變成鵪春黨。

星期一, 5月 31, 2010

積存自家拍

******************************




各廣告商都在爭取骨膠原話語權,何謂話語權?看看上面三個廣告就知道。
你覺得誰最有權威?(上面只有model,沒有model answer)

********************************************
其他無聊相


獸血沸騰:
人獸交。戰世界

小農社會的生育方式是:生左五個細路,餓死四個都仲有一個保血脈,此廣告印證小農DNA思維。攝於理大行人隧道。


丫頂,我記得好似都有一兩次幫襯過,証明香港人買野唔睇清楚,俾人串無知就真係無知,繼續幫襯。


誰說老蘭很shallow?燈紅酒綠中的文化反動。

唔知係個客蠢,還是AD 屎,乍望好似冷氣機噴左隻怪出黎咁,跟住又要補鑊加返幾個「吸」字。


近年少數玩type玩得清新既廣告。不過幾舊雲同埋d 扭紋柴字是敗筆。

任何女生被呢間公司endorse 都應該唔係幾老黎,留意綠圈所示。




誰說老美愛原創?外星51,集合巴斯光年同埋史力加元素,仲唔殺晒!?(麻煩有睇過此戲的朋友幫忙解畫,是否純粹反串?)

我唔會去買飛睇,但會支持呢張poster。雖然我覺得d 間字稍為over些少,整體是佳作。


星期四, 5月 27, 2010

But for now -- Jamie Cullum



太多唔開心野,不如聽下歌算。
呢首幾適合同另一半一齊聽。

But For Now

Sure I know you'd like to have me
Talk about my future
And a million words or so to fill you in about my past
Have I sisters or a brother
When's my birthday how's my mother
Well my dear in time I'll answer all those things you ask

But for now I'll just say I love you
Nothing more seems important somehow
And tomorrow can wait come whatever
Let me love you forever but right now
Right now

Some fine day when we go walking
We'll take time for idle talking
Sharing every feeling as we watch each other smile
I'll hold your hand you'll hold my hand
We'll say things we never had planned
Then we'll get to know each other in a little while

But for now let me say I love you
Later on there'll be time for so much more
But for now meaning now and forever
Let me kiss you my darling then once more
Once more

But for now let me say I love you
Later on I must know much more of you
But for now here and now how I love you
As you are in my arms 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

星期三, 5月 26, 2010

你果d算乜野,我先至慘。

近日有學生在上課時間跳樓,跟富士康十一跳拼在一起,格外震撼。

事主的遺博五千餘字描述他對人生的控訴失望,留言光怪陸離,廣告商在棺材蓋上大賣時裝化妝品廣告有之,很傻很天真的人留言說「你太傻了,你做錯了」亦有不少,社民連式的「官逼民反,老師無良」大有人在,亦有好些憑文寄意,祝逝者往生安好。時間心力所限,只能讀個大概。

我不知自己是否算作「精神病康復者」,第一不知自己有無精神病,第二不肯定有否康復。之前都有鬱到病。自從那次經歷後,我不敢看輕別人的困難。

「被老師鬧兩句就死,家下d年輕人真無用。」

一個二十磅的袋,由成年人扛起,可能略吃力但沒有難度,對一個五歲小朋友就是mission impossible,對於八十歲的婆婆亦很困難。人性的盲點是,自己能拿二十磅,很易忽略別人的能力處境。扛袋子,我們還可以看到別人體格和肢體動作,從而判斷事情的難度。中學生的腦袋承受別人的罵鬧,我們看不到腦袋的運作,自然就容易得出「罵兩句就死,真無用」這個結論。對一個十七歲的人來講,課室上的榮辱可能是他人生的全部,初戀對像是人生終極目標。每個人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對於各種事情輕重都有不同的定義。古時候青春期,都試過萌生短見,現在看來全是輕於鴻毛如學期尾project file corrupt全數報銷之類,當時重於泰山多多聲。那是因為時間歷練衝淡,以及友儕家人支持,全都得來不易,這位天狼朋友沒那麼幸運,我為他難過。

覺得這位「天狼」很傻的人,不妨照照鏡,看看傻的是不是你自己。

星期二, 5月 25, 2010

點算!

發文的質和量都下降。

一來工作佔去大部份時間,二來是心中寫blog的火熄了一小半,舊blogger不是收火就是收皮,少了peer pressure推動自己寫字。

每逢有議題想寫,想多幾想,又覺得自己識見不夠,不如作罷。其實,從來都不會有「足夠」的識見,只是年紀大了,不能搪塞年少無知,心態上怕衰仔,面皮變薄,再加上些少工作利害關係衝突,又不能講太多。

以前會抱怨客戶真不該,現在較少這樣做。因為大家會想,怎麼你老是遇著西客?如此類推,呻窮,呻忙,都一樣道理。呻窮,可能理財有問題,呻忙,是time management不好。偏偏別人認為你有某個問題,慢慢自己又真的會有問題,或者令問題加劇,潛移默化是也。記得有朋友每一份工都吐苦水說被老闆欺凌,我心想,欺凌,都要花心思時間的,沒有明顯誘因,大多數正常人都不會無故欺凌一個新相識的人。

講時事,講得多都悶,自己幾個觀點,翻來覆去幾篇已經講完。人人都知香港無民主,貧富懸殊世界第一,政黨九成都是廢柴,香港人膚淺冷感之類,都講過了,再講自己都不好意思。

講設計,其實同講時事差不多,講外國的好設計,講得多,會精神分裂。聖經講天堂,只是一個概念而已。講別人的好創意,實實在有眼望到,而且可望永遠不可即,請恕我不是那些努力爭取報導事實的新華社良心英雄,明知彼岸美好卻一世做不到,我會崩潰的。

剩下來可以講甚麼?要我天天講call put,不如叫我死左佢。

講讀書,最近真的少看書,空餘時間都在溫習日文,可是又沒有甚麼大成果,成績普普通通,唔上唔落。

畫,又沒有心情畫。

總之是面目呆滯,言語乏味,現在帶我去老蘭,連昔日的兩毫子談笑風生都無了,正正變成痴在牆邊拿住杯酒呆站的中年電車男,仲要係動畫電玩都outdate的電車男,死未。

到底邊忽出左事?

星期日, 5月 23, 2010

賣袋賣橋

見到新一輯杜雷斯標榜零距離避孕套廣告,越來越覺得肉袋廣告無黎情趣。

舊廣告玩大理石像的「爽」樣,查實個visual賣腳底按摩甚至萬甘油條通便秘都得,講真,上床扑野點解個Ad 只得一個人呢?single play mode通常係打飛機咋喎。

我手頭無marketing data,但係感覺上槍袋通常係男人買的,既然係男人買,點解用單丁男石像頭去做visual呢?我寧願見到一個女石像high到五官扭曲囉,最好係修女打扮添!N年前有個叫「活色生香」既香港品牌又係貼三個創辦麻甩佬既玉照出黎,同樣低能兼倒米。

新一輯杜記廣告係個冷艷鬼妹舉牌寫住個零字,雖然我都聯想到凡是零乜零物大抵不離賣避孕套,但係第二個聯想係殘酷一叮的judge舉牌話零分,而唔係零距離囉!賣床上用品既ad寫個零字,你話我敏感都好,硬係覺得唔老黎 XD

呢排忙其他野,偏偏公事就無靈感,唔等駛野就吧吧聲有橋。

想推高杜蕾斯個sales,查實可以用返N年前北京Leo Burnett 幫P&G賣洗頭水的方法,就係鼓勵北京人多d 洗頭,位於龍頭的P&G品牌自然最受惠於整體升浪。

同理,香港人的性生活頻率及質素位於世界榜末,只要想法子推高香港人扑野的次數,自然可以推高杜蕾斯的sales。查實就算越來越先進,去到0.0001 咁薄都好,對end user (即係小弟及一眾麻甩佬) 無乜太大分別,講到「薄」,我相信唔少人已經俾岡本個0.03 pre-empt 左,再鬥薄已經麻木,此路不通。

至於點樣推高扑野次數,又唔需要賣傳統的TVC或者地鐵廣告,反正公眾場合禁忌多多,可以講到的東西太少又太悶,隨便想到的viral video可以係偷拍到狗男女在廁所野戰,事後有個用完的杜記肉袋,再激d,可以係一對校服男女在夜晚校園開波,保証大把人想知係邊間學校,一旦賣上報紙就有幾日免費宣傳,唯一大忌係hardsell自己個logo,偏偏香港客戶十居其九死呢樣。

正氣些少,可以sponsor sex workshop或者seminar,教新體位,安全知識,另類玩法之類。又或者暗啞底在一樓一或者有得行街的夜場增設POS拆帳,幫襯141有袋賣,好似茶餐廳順便賣紙巾咁。(有人做緊未?)

寫完,夠鐘做野。


星期六, 5月 22, 2010

是日爛gag

256色影像格式,猜一足球員




謎底

白必圖(8 bit 圖)

星期一, 5月 17, 2010

向前走

說公投成功的人,在騙自己。說公投徹底失敗,也是在騙自己。在我看來,公投陷於一種不成功又未算失敗的尷尬位,尤其幾位當事人沒有這個grace去承認失敗,就更加尷尬了。

黃毓民有豐富歷史學識,應該充份明白未言勝,先想敗。當年諾曼第D day,麥克亞瑟將軍艾森豪威爾口袋中早已寫好戰敗聲明。

九十年代初屆Pride格鬥家小路晃(Akira Shoji),每次上擂台之前都寫好遺書。

也許公社兩黨仍然有下一著的政治考慮,不能公然承讓失敗,但是目前的部署讓我覺得,他們沒有好好想清楚落敗的處理方法,而且開選之前,建制派沒有鐵票,傳統民主黨不參與,公社兩黨在開選前做定worst case scenerio planning,是很正路的做法。

落敗聲明不論是沒想過,還是無想好,都抵打。

*********

我不想談香港人是否冷感之類的東西,這次我看到阿爺使出極漂亮的策略。
長毛和黃毓民先後在電台節目講過,民主黨的教父司徒華害怕中央派兵鎮壓,所以選擇保持現狀,採取半歸順的態度,只要民主狀況不倒退就是任務完成。

長毛癲狗二人片面之辭,不可儘信,但多少反映民主黨內部某種取態。

阿爺能夠營造足夠的壓力,令民主黨軟化,固然高章。宣佈公投前夕,政府假裝跟民主黨談判,破裂後,民主黨只能啞子吃黃蓮,這招請君入甕,斷不是政府的庸手想出來的。建制派本來躍躍欲試想再奪五席,突然所有親建制政黨急煞車,冷處理,將公投扭曲為「浪費公帑」,令務實的香港人對之反感。再加上臨近投票日網絡出現大量打手叫人杯葛投票,公投失敗後,中央順勢「獎勵」歸順的民主黨,說有得傾,假如這時候搬出些小修小補的讓步,甚至擺姿態,純粹出口術:「大讓步也不是無可能,睇下大家日後點啦」,民主黨將會進退維谷,接受又不是,拒絕又不行,這是非常難接的牌章。

連串策略攻心之精準,timing調度之妙,這位幕後軍師真教人佩服。

*************

近日在讀練乙錚的文集,當中有提及中國改革路線圖,無書在手只能憑粗略記憶,大意是中央黨校寫過一份研究報告,探討中國由改革開放至2020年的發展方向。

有心人大可將之視為「普選時間表」:中國曾經爭論「姓資還是姓社」,最終將西方的資本主義照搬過來,假如要其順利運作,最終也必然要採用西方的普選議會多黨政治,因為這是處理勞資利益的最佳選擇。

報告將中國發展分成數個階段,8x - 2000 是過渡至「社會主義特色」的資本經濟模式,02 -10 大概是處理稅制及財政機構,11-16 是改革司法機制及理順地方關係,17 - 20 就是初步發展普選民主了。

當然,阿爺公佈的東西,吾等港燦不知其語境潛規則,按字面理解並非明智,何況應承好的東西都可以推翻,今日民主黨已經「被招安」,公社兩黨元氣大損,香港唯一的希望,只有靠建制派得意忘形繼續犯大錯。

星期六, 5月 15, 2010

輕功水上飄



有人話呢條係Hi Tech 品牌的viral ad
但係感覺真係好堅,假如係堅料我會勁想試!

制衡

會投票和不想投票的人,大概心意已決,無謂浪費時間。

說不想被政黨利用的人,不投票就是被建制派政黨利用了,因為政府和建制派就是希望扯低投票率。雖然每人心中有不同價值觀,我不是小布殊上身,這次確實沒有中立席,建制政黨早已將大家的沉默跟支持建制綑綁在一起:即使有50萬人上街示威,還有650萬人支持董建華。

十年前,長毛是個小丑,現在他是不少人心中的人民英雄。社民連由街頭鬥士變成一個前鋒泛民政黨,是action & reaction。施加的力度越大,反作用力越大。泛民支持者,尤其較年輕的,認為溫和理性的民主黨抗衡不了日益霸道的建制派,所以支持手段最激烈的社民連。唯有建制派軟化一點,才有機會令矛盾降低。這樣說並非偏袒泛民,事實上,只有建制派才有籌碼去軟化。

社民連好些極左的主張(左=政府干預市場,多福利),我並不同意。但是反高鐵和普選,我支持。明日投泛民一票,會無可避免地一併支持某些我不同意的政見,但是大原則上,這一票我必須投。

記得有人講過:「假如香港人乖乖地不搞咁多事,說不定阿爺早已給港人普選」

技術上,確實有可能發生,事關董建華執政初期,中央對香港採取非常放任的態度,只是後期特區管治每下愈況,才逐步收緊至現在的西環影子特首辦。可是普選出來的特首,總會碰上有爭議性的議案,跟中央立場有所矛盾。根據阿爺的track record,不難想像到時阿爺會彈弓手釋法,令普選變成名存實亡的欽點儀式。始終,內地容不下非官方傳媒,容不下無法控制的選舉,也容不下第二個政黨,這些跟香港核心價值有極大分歧,必然有衝突。

無論派多少個terminator回到過去,人類跟skynet的戰爭必然會發生,最多是發生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假如結果也必然不能改變的話,我唯有一廂情願地希望,事情發展最終會對香港人及中國有利。

星期四, 5月 13, 2010

為甚麼不投票?(轉載)

516,五區總辭.(我不是太喜歡「公投」這字眼) 我不會投票.

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我根本不在香港.

但,在香港的你,會為什麼不投票呢?
-覺得現在香港一片和諧,生活安定,市民不該感到不滿?

- 我愛民建聯,中共萬歲!

- 覺得五區總辭只是一場鬧劇.只是公社兩黨上位的手段?

- 覺得投了票也沒有用?

- 我討厭民建聯,但我也討厭社民連.

還是你根本不知道五月十六日是立法會補選?

有第一個想法的原因,就是因為你本人是既得利益者.但相信本blog讀者也是草根階層居多.小市民(即是你)生活安定嗎?滿意政府嗎?這樣的政府你也可以滿意的話,恭喜你,你是幸福的.雖然本人會懷疑你是否神經病.

如果有任何朋友有第二個想法的話,請告知本人,好讓本人不再理會你.道不同不相為謀.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本人雖然讀得書少,但知道什麼是是非黑白.禮義廉恥.無謂浪費你的寶貴時間在我身上.對你和我也好.

我和你一樣,其實也沒有什麼大志,只不過是想安安樂樂穩穩定定有份工作,有一個家.政治這回事不太想知.只想保持中立.那邊有利益便想去那邊.

很多香港人既不支持建制派,但也不支持社民連,所以就不投票.就以為自己是保持中立.但很可惜,事實不是這樣.這一次的議題,「中立」這回事是不存在的.當兩種不同的意見出現的時候.袖手旁觀就等於支持強勢的一方.

你覺得我強詞奪理?那麼從實際行動來看吧.建制派不想你投票.你「不投票」這行動,正是牠們希望你做的事.換言之,你在做牠們想你做的事,也就是支持牠們.

你可能會說,當然不是這樣!但如果你不反抗的話,和默許有分別嗎?事實是沒有!

政治這回事,你要避也避不了.例如要置業的朋友,看看樓價,就知道這是什麼一回事了吧.為什麼生活會這麼難?你可以置身事外嗎?就算你可以,你的下一代可以嗎?

你可能覺得五區總辭,是做Show,是他們.我們這些「聰明人」,才不會被利用.但很可惜,你早已經被利用了.功能組別,一班既得利益者就是在利用你的冷漠,利用你的䄂手旁觀去獲得利益.受害的,是你本人.

你可以擺出一副Who fuckin cares的姿態.但是現在,就是功能組別的小圈子,用一副Who fuckin cares 的姿態去從社會上搾取利益,即是你有份,也即是你以一副Who fuckin cares的態度去被人欺壓.

五區總辭,是一個讓自己表態的機會.

你覺得反高鐵太激,所以沒有參興.
六四晚會你覺得迫,所以沒有去.
七一你怕曬,所以也沒有去.

那麼,投個票夠簡單了沒?你又覺得沒有用.

但你又不滿這個社會.

如果你不滿一件事,但又不做任何事去改變它,你只不過是在空談而已.

五區總辭,不是要你去支持誰,而是對小圈子選舉,對功能組別的一個反對.

不支持公社兩黨的,大可以投一張白票.再不是就支持白姐姐送走癲狗吧.如果白姐姐勝出的話,這相信會很好笑.

沒有人可以保證投票的話會得到什麼,但可以保證的是,什麼也不做的話,只會變得愈來愈差.

****************************
原文轉載自:
http://rhamina.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297467

見到有人說516是鬧劇,見到有人說討厭民建聯但也不想支持社民連
最近亦有人相當努力地,在多個博客叫人不要投票,請支持功能組別云云

偶然見到有人將516投票的利害有條不紊地陳述出來,對香港仍有些熱誠的朋友不妨一看,還是老規舉,一毛黨來留廢話或錄音式留言刪,我實在無理由借個blog俾你宣傳。

星期二, 5月 11, 2010

記得投票

我是516會投票的人,親泛民,假如跟你的政見不合,看到這裡可以skip,謝謝。

我不相信和諧論,正如一個健康的生態環境必然會有多元化物種,政治生態圖譜亦不可能只得親建制的聲音存在。我並不是堅持甚麼民主自由法治,五年前也許還是,現在不會這麼單純地相信民主是萬寧丹,但也不相信順從政府就是好。

政治是各團體尋求最大利益的行為,有時團體之間利益相沖,政治就是協調的手段,所以堅信事情可以「去政治化」的人,才是很傻很天真。有說「阿爺有家規,要面子,泛民不給面子,所以阿爺不給民主」,我認為同樣是謬論。

阿爺不給民主,是背後集團利害關係所致,香港民主化會損害若干集團的潛在利益,例如選出一個經濟上左傾的特首,大財團和地產商就有難了,又或者香港有了民主,內地貪官甲所管轄的民眾又依樣要普選,危害貪腐網的利益,這個權,萬萬不能給。

正因為民主和普選危害這些團體權貴的利益地位,學曹仁超教落:「我坐得舒舒服服,為甚麼要讓個位給你坐?」

對,旁人非單沒有義務讓香港人有民主,甚至有很多理由不讓香港人依法獲得普選權,所以認為香港人只要妥協就有真普選的想法,在我看來是多餘。

自家利益,要靠自己爭取。

爭取的手法有很多種,掟蕉推鐵馬是一種,私下談判是另一種,加入建制內緩緩改變也是一種,正如在前面說過,政治是尋求最大利益的手段,手段從來就不應只得一種,甚至有同時存在互相彌補的必要,最怕就是誤以為某一種手段必然會成功,再激烈的衝撞終需有妥協時,全面妥協只會被欺壓。

再說,中共亦有改革的意欲,奈何利益盤根錯落,難以寸進,有香港邊陲力量衝擊,或許是釜底抽薪之計。

政見和手段有異不打緊,只要利益相同就可以是朋友。

516,記得投票!

星期三, 5月 05, 2010

溝女。葉問

毒男救星?

偶然在fb見到有個廣告,無敵追女社是也。

雖然我已經暫時脫離這個行列(唔敢太老定),身邊的朋友亦慢慢被識貨的女生mark實,我相信仍然有不少本博的單身男讀者可以受惠於這個網站的貼士。

我最認同的一點,就是追女仔不能靠送禮物灑金錢等手段,這是本末倒置,因為你這樣做是sell你的禮物,不是sell你自己。

另外我幾好奇所謂催眠式追女法是甚麼?催眠或心理技巧我是有興趣研究的,可是應用在追女上,用途未免窄了點。

死,身痕,勁好奇添。

*************************************************************

葉問 2

配樂一流,以前港產片不太注重配樂,現在越來越進步,抵讚。

這不是劇情片,所以不用太在意劇情。每逢涉及其他中國武術門派,地雷處處,隨時踩錯腳換來另一場罵戰,編劇在政治正確的圈圈內作最大發揮,難得。

武打情節絕對可觀,尤其在茶樓眾武師對打一幕。那位不斷轉身的師傅是八卦門之類的功夫罷?實戰中,欺敵的效果應該不錯,可是他慢慢轉的時候反而變成觀眾笑位。

結尾葉問跟大隻鬼佬打拳賽,被人打到豬頭是意料中事,其實放任何武師上去都死,雙方體格差異太大,招式再精妙都難以彌補,加上中國傳統武術較少抗打和耐力訓練,在擂台上相對吃虧。

記得詠春拳上擂台跟泰拳對戰,幾乎是一面倒地被泰拳擊垮,以前我大概會抽水說中國武術仲看不仲用,現下再想想,泰拳在泰國不單是國術,更加是national sport,曼谷有兩所體育館,每星期平均有兩場拳賽,其他城市或鄉下的大小拳賽更不計其數,在泰國除了炒樓炒股票,打拳也是社會晉升階梯之一,不少泰拳選手未成年就已打過幾十場拳賽,經驗遠勝多數外國職業拳手,對比之下,中國的詠春小子有沒有相近的社會背境呢?

所以,我同意電影中葉問宗師的名句:「不是南北拳的問題,是人的問題。」我想補充:「不單是人的問題,更是整個氛圍的問題。」

我非常希望中國武術可以在國際的ring sport大放異彩,為何中國武術博大精深、人材濟濟,偏偏一個人都派不出呢?(實情也不是完全沒有中國選手,只是他們沒有明顯國術特色,都是kick boxing)

十多年前日本的綜合格鬥賽Pride,呈顯不少武術的漏洞局限,例如空手道缺乏摔跤技,柔道或巴西柔術缺乏KO對手的立技等等,時至今日,幾乎沒有選手只帶一種門派的功夫上陣,大家不僅有拆招經驗,如何有效分配體力也是學問。

看MMA選手們競技、鬥智又鬥力,有sportsmanship,拳逢敵手時互相尊重,鐘聲前你死我亡,完場大家握手說good fight,偶然看到這類高手對決,頗為心曠神怡。

打功夫,母須次次都扯上國仇家恨。

星期二, 5月 04, 2010

誰才是壞人?

假如要講較高章的政治宣傳,以下是Megan Fox 及加州州長阿諾互插的短片,同樣在講加州的教育改革及budget cut,坦白講我分不到邊一方是壞人。

Megan Fox 抗議阿諾budget cut 短片

阿諾的每週短片,講述教育改革


換成香港政黨的話,就易分得多。

星期三, 4月 28, 2010

轉:為何市民對競爭力興趣不大?/文﹕盧子健

【明報專訊】近年經常有香港競爭力下跌的憂慮。最近內地一份研究報告指香港的競爭力相對於內地城市的優勢愈來愈小。一大堆憂慮言論又再出場。

居安思危,以高標準要求自己,這些都是對的。可是,每逢有香港競爭力下跌的信號,就會有一些例牌的意見,例如香港人太自滿、香港人不夠拼搏、政府缺乏產業政策、政府沒有投資推動科技創新、社會內耗等等。

上述意見在香港已經是「氾濫」了10多年,究竟是不是香港政府冥頑不靈,總是不肯採取能提升香港競爭力的政策呢?抑或是香港市民都是自甘墮落、抗拒我們的意見領袖的提點呢?

每個社會都一定想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不會無緣無故的故步自封。但藥石亂投可能延長競爭力下滑的風險。

所以,如果有些建議被提出了10多年,但香港仍然面對競爭力下滑的挑戰,與其繼續批評政府和市民冥頑不靈,不如檢視一下那些反覆被提出的意見是否真的管用?

說香港人不夠拼搏和太過自滿,真的有點冤枉。香港人工作時間之長,在世界上恐怕還是數一數二。香港由政府資助的學位比例偏低,但大量年輕人自資修讀副學士課程,和把積蓄貢獻給與這些副學士課程銜接的外國大學學位課程,以求增值。

至於政府方面,因應所謂提升產業檔次和創新科技的要求,在過去10多年亦已有不少動作,撥出土地、成立基金、成立委員會、成立營運公司,不一而足。

但香港是市場主導的資本主義體系,政府能做的畢竟有限。如果私人企業根本沒有意欲提升檔次、也不重引進創新科技,政府的政策只會引來「尋租」行為,會鑽空子的商人會把自己包裝成什麼創意工業、高科技工業、教育產業等等,拿了政府的好處,享用了公共資源,但社會得不到回報。

上述分析並不是為了說明香港沒有弱點或者問題。但如何詮釋香港面對的挑戰,如何確認香港應該優先關注的問題,可能正正就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

長期以來,商界在香港擁有「意識形態霸權」的優勢。這種情在港英年代已開始,但當年港英政府的權力社會基礎並非來自商界,所以公共政策與商界的「意識形態霸權」還有差距,甚至是互相制衡。

回歸以後,特首的權力社會基礎是選舉委員會內的商界代表。商界「意識形態霸權」入侵公共政策愈來愈嚴重。

物極必反。近年香港社會對此情出現大反彈﹕反對填海、要求保育社會文化和文物、要求公共機構和公共空間與商業利益脫等等。

所謂社會內耗,其實就是普羅大眾近年嘗試推倒商界「意識形態霸權」而演化成的政治和社會矛盾。政府夾在中間,兩面不是人,又沒有政治能量作出一邊倒的選擇,唯有拖拖拉拉、決策癱瘓、工作疲沓。

上述情對香港的競爭力確實有影響,但解決之道不在於一些意見領袖重彈了10多年的舊調。雖然很多傳媒都把內地城市的競爭力追上香港作為頭條報道,但我相信如果傳媒訪問普羅大眾,多數人不會對這種競爭力排名榜有大反應。

市民要求的不是概念和數字

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質素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意見領袖無法說服市民這些競爭力排名與他們的福祉有什麼關係。簡單批評市民短視或者愚昧是不公道的,因為市民要求的不是概念和數字,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質素。

對大多數市民來說,香港的落後之處並非在於什麼競爭力下滑、產業檔次不高、產業結構偏差、創新科技不足這些抽象東西,這些只是由商界「意識形態霸權」引伸出來的問題。

對大多數市民來說,香港有幾個非常明顯的落後環節,而這些問題都並不需要什麼經濟高速增長來解決的。

第一是居住問題。衣食住行是民生大事。相信多數市民對衣食行的怨氣不大,對住的怨氣則大得不得了。這是不足為奇的。大多數市民花好一部分收入在「住」上面,但我們只有蝸居,面積小、景觀不佳、密度高、噪音難免。即使日後香港競爭力排名大幅上升,一日住的問題沒有處理好,社會都不會滿意。

其次是環境。香港空氣差,已是長期問題。污水近年有改善,但維港水質的改善仍在努力中。而廢物多、堆填區爆滿、市區綠化不足、自然景觀和生態讓路商業利益等問題已經經年積壓下來,社會亦很不滿意。

還有就是香港的文化生活比較貧乏,所以社會人士爭取保存傳統文化,希望多點公共空間,想有獨立的公營廣播機構等等。

無疑,在社會運動中,不一定每一個要求都是合理。但近年社會運動的形成主因是為了「顛覆」商界「意識形態霸權」。香港的競爭力不難向前走,只要商界與政府認同優先處理了居住、環境和文化生活這些市民的實質生活質素問題,社會矛盾會消弭泰半。以香港市民的勤勞智慧,他們自會摸索出提升香港競爭力之路。

盧子健

公共事務顧問

*******

我最認同是第一點的質疑,無理由搞了10年都毫無寸進甚至競爭力持續下滑,是否同意筆者觀點都好,有些都是事實:市民不是懶了,政府也不是無做野,只是中間總有些事情錯了。

星期五, 4月 23, 2010

下一套期待的3D電影

記憶中,上畫時老豆唔肯買票看呢套電影。我見到d laser人同埋wireframe grid覺得不知幾型。
老豆的口供是:當時佢依我買票入場,但係我不斷喊悶問d機械人在邊度,結果佢要帶我離場以免煩到人

South Park 有一集講facebook (you have 0 friends),入面就係玩呢套電影。

1982原版



新版trailer

星期四, 4月 22, 2010

減壓

寫到16:12開考

朋友間談論起「極限」的問題,細節不覆述了,大意是:人年輕時,當然應該不斷探索自己的極限,人過了某個年紀(eg 30歲),就應該知道自己的極限,不要再停留在年青時懞閉閉的階段。

自問是半個經常在極限徘徊的人,所以這番說話,自然有點觸動到神經。

我很喜歡看格鬥向的競技體育,拳擊、綜合格鬥(躺在地上都繼續打)、泰拳等等,人體有甚麼極限,每種武術的優劣,在比賽裡看得很清楚,基本上每個年紀做甚麼事,在格鬥的世界劃得非常清楚,除了極少數如Peter Aerts去到39歲都仍可以跟二字頭在立技場上一爭長短的異類例子,大多數的拳手都有個退役時間表,跟足球員差不多,打綜合技的或可以長壽些,40歲都見頂了。

這些極限,不到你不承認,也沒有甚麼法子突破。

然而,自己評估自己的極限,通常不太準。例如在練跑、舉重的時候,最後的一兩下,最後的一圈,通常我們都掌握得不好。紀錄片Pumping Iron 中,有一幕是Lou Ferrigno練舉重的情況(他是7,80年代不靠特技都扮到Incredible Hulk的大隻佬),當時他舉到最尾一下,說自己不行了,教練走上前,用兩隻手指作勢支撐著啞鈴助力,居然又可以舉多一次。

或者以小弟的同人誌活動作例,10年前,我一定想象不到自己能夠用水墨作畫,即使照抄臨摹都好,我一見到Metalgear那些水墨插畫,第一個反應就是自己畫不了。到底這10年發生了甚麼事呢?沒有,只不過偶然一次參展前,隊友買了些牛皮紙袋,我碰巧手上有支科學毛筆,試著了第一次還可以,試多幾次慢慢改進,原來也跟得到。

差不多夠鐘,草草收筆先 ...

換言之,我並不認同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的極限」,因為我們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對自己的能力所知甚少。通常所知的極限,都是參考別人或親友同儕間灌輸給我們的意見。

我認為,人去到某個年紀,並不是將自己設限,倒要明白追求極限時,需要付出甚麼代價。清楚代價,又願意付出去追求目標的人,我並不鄙視,因為實在沒有人知道結果是甚樣,誰有想過周游世界跳舞自拍會變成這樣?



16:42 停筆收卷

星期三, 4月 21, 2010

鬱到病

上星期有位學弟走了,可能因為不太體面,追思會沒解釋緣由,朋友私下解釋,學弟患抑鬱症已久,病發自殺。
今個星期,又有一位朋友抑鬱症發作,除了勉強msn之外,甚麼都不想做。

我是半個過來人,數年前也曾經有三數個月的時間非常沉淪。現下想來,越覺得抑鬱症不是「有事想不通」,或者「EQ不足」,反而更像腦袋內的化學物分泌失衡,令腦袋不受控地維持在沉鬱的情緒。當年入行不久,剛剛熬夜趕工三數星期,完成一單頗大的案子,接下來還有新的案子要做,前途一片向好,完全沒理由消沉。

偏偏某一天,就不受控地,甚麼都不想做。

當時心想,就放懶一天半天吧,不打緊。誰知日復日,不單止無心工作,連玩樂的意欲也沒有。每天盯著電腦,不斷refresh看看有無新的討論串,又或者不斷refresh色情網站,看看有無更新(但完全沒有色心,純粹想見到有更新而已),除了上網就是打Gundam和MGS3,將畫面內的敵人殺光,好像在頹廢中有點成就。

當時都不知自己有抑鬱症,只覺得這樣下去不行。翻看朋友清單,剛好當年有個新相識,同樣是freelancer的朋友G。 非常感謝G騰出時間,讓當時的我有機會跟人多點開口說話,就這樣他陪我每晚hea足三數星期,每晚開電腦做些少工作(其實當時已被客炒了魷自己不知而已),主要的時間是吹水瞎扯,慢慢才走出低谷。

我是幸運例子,大多數患抑鬱人單靠自己,頗難走出困局。即使提起勁向外求助,也不是人人懂得幫忙扶持,多數的朋友不知底醞,用理性邏輯去分析當事人的問題,覺得是懶惰、不長進,繼而有各種批評,雖然出於善意,往往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家人距離近,加多幾錢肉緊,壓力更大,我那位抑鬱朋友就有同樣的問題,家人在身邊,非但幫不上忙,反令當事人壓力更大、更孤立。

我推斷腦袋有某個部份負責分泌維持正面情緒的化學物,一旦該區域搞垮了,人就會沉鬱到想自殺。之前香港有個工作壓力太大,最後跳坡自殺的設計師,或者日本有個長期通頂某天上吊的廣告人,大概就是腦袋這部份壞掉了。而且一旦損壞,要修復是極難,吃藥只能治標,甚至這方面都不是太有保証(否則學弟應該早已康復吧?)

只可惜我們對於腦袋極限所知極微,依然維持全球最長的工時,政府仍在鼓勵我們唱獅子山下。

星期日, 4月 18, 2010

佛門無邊的廣告



看到佛門網在地鐵車廂的廣告,毫無疑問是市面上耶教反智廣告以外的一口清新空氣。(上一套曇花一現的廣告是幾年前道教推出道德經Rap專輯)

感覺上這是大廣告公司的作品,或者負責創意的人曾經在廣告公司打過工,視覺上的execution水平不弱,文案也有下過心思。

然而,最明顯就是一種自以為是的創意,準確點說,是種self-serving的創意:「嘿嘿!肥豬扮老虎,你看這個點子很創新對不對?這下子我又可以拿獎,我的portfolio又會更精彩...嘿嘿嘿嘿」

耶穌說過有病的人才需要看醫生,如是類推,甚麼人需要宗教慰藉呢?通常不是心情愉快輕鬆,腦袋有ram剩的人吧?

「人生是美是醜在乎你的心態」,那跟佛教有甚麼關係呢?一隻扮老虎的豬,又跟美醜有甚麼關係呢?本來廣告勾起人的好奇心,是好事,可是看完得不到簡明合理的解答,就叫人氣餒了。

這個廣告不是跟有苦惱的人對話,倒似某個路人拍你膊頭,講了個爛gag然後自己覺得好聰明好好笑一樣。

耶穌是個非常優秀的copywriter,開口就是簡練有力的廣告語句,例如:「凡勞苦重擔的,把你的鑊卸給我,我幫你咩飛。」打工仔一聽就明,又或者「信耶穌得水牛」,耕田佬聽完不知幾高興。這些金句多少已包含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以及action,甚至連product benefit都畫出腸。相對比之下,「人生是美是醜」就有點兒見仁見智地不知其所云。

再走入去網站看看,假如我受到廣告的精美畫面吸引而來,「今日焦點」明顯在鼓勵我關掉browser。整個網站非常潮,可以換wallpaper,可是我只想到大陸山寨手機界面,也許入面有甚麼點化人生的道理,我卻不知從何讀起,因為navigation太含糊混亂。

雖然網站有點web 2.0,裝了個facebook group和twitter,看twitter的記錄上一個條目是2009年的事,明顯經營網站的人並不是2.0世代咯!

facebook group 較為熱鬧,可是430個fans只可以用冷清來形容。整個佛門網沒有讓人討論的地方,假如我受佛陀感召,應該如何開始呢?可以大膽斷言,地鐵廣告和網站的舖排無甚涵接,即使拉到客都不知如何安置他們,只好講句阿彌陀佛,大家隨緣吧。

些少題外話,我認為web2.0世代的廣告,應該加上twitter及facebook的網址,方便手機用戶即場follow。假如能夠有QR code就更好,可惜香港似乎不是太普及,不知有何緣由?

星期五, 4月 16, 2010

穿橋

睇完爆漫,激發起些少編劇靈感,例如...

假如有一日,有人發明一種治療同性戀的藥物,好似打針咁方便,世界會如何呢?如此一來,「同性戀是天生不可改」一說便站不住腳,性取向變成一個moral choice而不是一個physical condition,有「疫苗」後仍然是同志的,就代表他/她的道德低下...

發明藥物的科學家大概會被人追殺,但似乎世上沒有嚴密的同志秘密組織?(笑)
倒會有個別激進份子意圖行刺科學家就是。

跟才子E再吹水,才子的見解更深入:人類的腦袋思維模式其實相當「唯物」。

換言之,腦袋的狀態會大大影響一個人的思維判斷,他舉了一例,話說人類花心,原來是腦袋出現某種蛋白質的結果。科學實驗中,本來對配偶習性忠貞的老鼠,注入另一品種老鼠腦袋內的花心蛋白質後,亦開始沾花惹草雜交了。

再推遠些少,人性的美德和惡念,理論上可以透過人工手段去培育或消除。

人人都忠信孝悌禮義廉,不是很好嗎?我直覺第一個反應是大大的不妥。首先,會出現納粹式的優生主義:某個階級的人,才可以擁有某些性格特質,或者某個階級以下的人,無法擁有某種性格。才子E再補充:操控人類性格,跟基督教義的「自由意志」觝觸,所以西方社會一直不允許將這類實驗應用在人體上。

我想,科技的巨輪始終要「向前走」,世上終會有些不受基督教義或人文主義束縛的大國,會極歡迎這種科技研究,然後極速推出和諧性格的疫苗,全民強制接種,此後無論遇上甚麼事情,國民都會抱著輕鬆心情微笑面對。

要將之寫成故事不難,只可惜幾十年前小說Brave New World已經講過,自問沒法超越前人水平。

**********

又,脫離了肉體,不受腦袋影響的意志,又會如何呢?

缺乏腦袋推動的緣故,可能無法思考新的事情,只能重覆執行離開軀體前最後一個思維動作,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某些亡靈幾十年都在重覆某一段場面。

星期四, 4月 15, 2010

廿零歲




雖然我早已不是二字頭,聽到都覺得歌詞寫得幾中,講得出年輕人畢業後前途無限但又無從入手的心態
MV的art direction幾得意,值得一看。

Jamie Cullum Twentysomething
After years of expensive education
A car full of books and anticipation
I'm an expert on Shakespeare and that's a hell of a lot
But the world don't need scholars as much as I thought
Maybe I'll go traveling for a year
Finding myself, or start a career
I could work for the poor, though I'm hungry for fame
We all seem so different but we're just the same
Maybe I'll go to the gym, so I don't get fat
Aren't things more easy, with a tight six pack
Who knows the answers, who do you trust
I can't even separate love from lust
Maybe I'll move back home and pay off my loans
Working nine to five, answering phones
But don't make me live for my Friday nights
Drinking eight pints and getting in fights
Don't wanna get up, just have a lie in
Leave me alone, I'm a twentysomething
Maybe I'll just fall in love
That could solve it all
Philosophers say that that's enough
There surely must be more
Love ain't the answer, nor is work
The truth eludes me so much it hurts
But I'm still having fun and I guess that's the key
I'm a twentysomething and I'll keep being me

All: scat
[Sung freely]
I'm a twentysomething, let me lie in
Leave me alone, I'm a twentysomething

星期日, 4月 11, 2010

成功票控80後阿婆


深層次矛盾其中一項,就係政府自己推自己去邪惡面,俾位人地入。
誰是誰非,鏡頭背後的前因後果,未必太多人清楚。
但係鏡頭前,一定係食環署錯晒。
市民負面印象又會再被「活化」:點解成堆歡貧阻街無人理,但係十9幾人走去留難個80後阿婆?

點解百五萬香港人覺得激烈抗爭行為合理?

姑勿論該問卷調查是否科學、亦無須考究香港人心中「激進」定義為何,此標題一出,慢慢會成為自証預言。執法部隊下意識手段會激烈些,市民都會再激點反抗,然後某一日,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星期日, 4月 04, 2010

百四萬的絲帶



新的香港標誌,是否代表香港?百四萬加幾條絲帶,是否太貴?
綜合近日行內外的討論,都偏向認為新標誌並不代表香港,至少無法代表香港大部份的表裡。
可是,在我看來,新標誌雖然未必展示香港最理想的一面,卻相當反映香港的現況。

愚以為,近年的香港精神,可以用一個字來總括:迷。

對,就是我們香港人都不再清楚自己的優勢和身份地位,自董朝年代,大家已急於尋找失去了的「核心價值」,人人有一套說法,從來沒有共識,新的標誌五味雜陳,七彩繽紛卻沒有明顯主色調,充份反映我們這個「迷」。

「香港人」不再是從前的金漆招牌,是包袱:例如半唐不番、明日黃花、自顧自憐等等...在新的標誌亦得以充份呈現。舊飛龍標誌,縱使風評千創百孔,仍然隱隱有上揚之勢,反映董朝假大空之餘,仍然有點虛火想做事。新標誌飛龍頭頂壓住「香港」兩個大字,再看絲帶飄逸的方向,彷似斷線下墜的風箏,上面有HONG KONG身份包袱的障礙,後面也綁著大堆尾巴,想也飛不起,正是香港人身份危機寫照。

舊飛龍標誌面世以來,幾乎所有設計師媽聲四起,人人自言有信心能夠將標誌做得更好,新標誌的設計師陳幼堅,據稱是當年最落力鞭笞飛龍標誌的其中一人。對比香港現今政壇,逐鹿禮賓府的有心人,亦紛陳政府陋弊,彷彿愛之越深責之越切。實情明眼人都知道,礙於香港特殊政制(西環制+財團制=痴總掣),無論是曾蔭權、曾俊華、曾鈺成還是the late 曾灶財,誰當特首下場也差不多,可做的事情極有限,最終還是被人上街喊下台。

同樣,陳幼堅、靳與劉、石漢瑞、蔡楚堅也好,有著香港特區政府這麼一個客戶,下場只會雷同,跟設計師的能力高低無多大關係。整個設計過程,亦充份反映了香港政制上的鬧局僵局。

所以,誰說香港新標誌不代表香港呢?

*************

第二個問題,百四萬(或者千多萬,視符你的計算方法)設計費,值嗎?

早陣子看過漫畫社長島耕作,島耕作的初芝(影射東芝)跟五洋(影射三洋)進行合併,日子久了兩家公司的文化差異呈顯出來,再加上海外市場大多被韓國的星三(三星)覆蓋,為顯決心,島耕作決定將新公司「初芝五洋控股公司」的企業形象大翻新。

新企業TECOT形象的費用是多少?假如我無記錯,是四百億日元。

也許漫畫有點誇張,就講現實世界的例子:2012倫敦奧運的標記,由設計公司Wolff Olins操刀,花費約四百七十萬港元 (四十萬英鎊)。

些少題外話,Wolff Olins對歐美設計人來講,簡直是業界的陳振聰,收得貴,成品曳,偏偏越做越有。這裡有他們部份作品,跟其他設計公司相比,WO的作品說得好聽點有陣學院味,難聽點就是學生水平求卵奇。

好了,搞這麼兩個logo,好像在photoshop/小畫家或者flash都做得到,為甚麼這樣貴?設計標誌是似易實難的工作。

首先,須展開大量資料搜集和問卷調查、繼而向客戶反覆磋商。到底甚麼元素代表香港?大家隨口都可以說上十件八件。設計單位必須將納雜的意見理念歸一,簡化成人人皆懂的視覺語言。

香港人普遍對標誌(logo)的概念很薄弱,中小企多半會在招牌和名片上弄個logo,然而營運規模所限,商標的應用層面很少,商標的優劣對業務的影響較細,比方說甲乙兩所車仔麵檔,有沒有商標,有時真的不太重要,甚至太刻意營造品牌,會被人認為「無料到」,吃車仔麵重點是「大件夾抵食」,搞了個品牌收貴兩蚊,感覺上就不抵食了。

廣東人傳統務實、功利、走短線,過往不太認同品牌這類「花巧野」。因此,香港人的公司要設計標誌,往往流於人有我有。

對於跨國大企業如島耕作的Tecot,標誌的應用層面極廣:小至胸章,大至大廈天台數十尺的巨型霓虹燈,運動會場巨型電視下的品牌位置、高爾夫球賽道的屏風匾、火車站的花圃、電視廣告的動態畫面聲效等,全都是各大企業品牌兵家寸土必爭之地,不容有失,否則極丟面子。

技術上,標誌的圖案文字,縮太細會蒙糊一片。太大,又會因筆劃粗幼問題,失卻原有氣勢。不少平平無奇的企業標誌,粗幼大小可能有十多個版本,各有其應用範疇:黑白文件用版本A,20尺內的宣傳品用B,30尺以外的宣傳品用版本C之類,好些企業甚至有專屬品牌小組,監控標誌的應用情況。

看倌或仍會問:「搞場大龍鳳,值得嗎?有甚麼用?」單靠上述的設計環節,充其量是做show而已。最有價值的部份,是看不見的訊息。

島耕作的Tecot建立新品牌同時,傳遞一個非常重要的訊息:Think Global。

無論是漫畫還是現實上,日企過往有豐厚的內銷市場,不思進取,長年在國際滯後,敗給質量相對較差的韓國,Think Global 是日資企業的重大反思(也是漫畫作者想向日本人帶出的主旨)。

Tecot這個名字,是全球員工選出來的,透過全民投票,一則加強歸屬感,彌消初芝和五洋兩家公司之間的離心感,二來灌輸清晰方向,向全球市場進發。看得見的品牌商標,跟看不見的品牌理念互補,才能化成實在行動的力量。

小弟工作層級雖然非常低,亦頗感受到品牌對企業文化的影響力。例如蘋果電腦以前的Think Different,多年來成就了無數創新的電腦科技。Steve Jobs大刀闊斧去蕪存菁的改革風格,均反映在產品設計及營運理念上。

曾經遇過某些品牌,一開始就問「可否將宣傳品做到跟蘋果一樣」,要抄,當然可以將表面的東西抄得到。可是往後來,文化差異就非常明顯:客戶的文化沒有蘋果Think different的理念,他們是Think like everybody else,見到自己的宣傳品變得像蘋果般,白雪雪,光脫脫,其他人密麻麻,沒有安全感,於是東抄一章,西插一節,絕不浪費騰出來的空位,宣傳品最終變回他們原有的樣子,與其產品同出一轍。

再講講倫敦奧運的品牌設計,雖然個人認為Wolff Olins設計的標誌屬肉卵酸的級別,然而,整個2012奧運的「品牌訊息」非常精確明顯,四個字:全民參與。

全民參與,當然不是香港東亞運那種口號自瀆。英國奧運協會看準新一代的年輕人,缺乏可彷效的role model,奧運變得事不關己,於是將整套2012 競投工程跟「全民運動」掛勾,例如主責的政治說客Sebastian Coe,前身是奧運金牌得主,退役後仍活躍於馬拉松賽事。當時英國首相貝理雅,遠在申辦奧運之前,已多次現身大小運動項目的觀眾席。英國奧協相信,唯有全民參與,重燃對運動的熱誠,才有機會為奧運帶來新活力,金牌選手固然是萬中選一,然而沒有那一萬個運動員,也不會有那一位金牌運動員。整個競投活動,就是吸引國民投身那一萬個運動員的行列,當然政府有提供相應的配套硬件,詳情可以參閱 Jon Stee所著的The Perfect Pitch。

倫敦2012那個核突logo,原來在宣傳短片內活躍多變,再配合背後的品牌理念,無論閣下喜歡與否,都會印象深刻。

假如要我二選一,我們東亞運動會的標誌,確實比起倫敦奧運的標誌順眼多了,可是標誌背後有甚麼理念?(甚麼甚麼傳奇下話?) 籌辦班子是甚麼人?籌辦人的言行是否一致?站在這個宏觀層面對比,我們東亞運的品牌明顯比倫敦的輸幾十條街,十年後,你會記得倫敦2012的標誌(和理念),還是香港東亞運呢?

因此,標誌除了是個視覺象徵之外,同時也是一個教育和溝通過程。回到我們的香港絲帶飛龍,到底有甚麼品牌訊息呢?財爺曾講了好幾個甚麼甚麼精神,全都忘了,我只記得中間一條代表獅子山輪廓的絲帶。

自從雷曼債券後,大家學到一個新詞彙:有毒資產,原來資產都可以有毒!香港品牌的有毒資產,正是「獅子山精神」。

獅子山下本身沒問題,可惜被梁錦松和董建華玩爛了,零三年大家餬口都成問題時,梁錦松叫大家找魚塘學釣魚賣老火湯,要有「獅子山精神」。當大家被內地的工業廢氣和沙塵暴嗆死的時候,邱騰華叫我們停車熄匙禁煙忍耐。久之,香港市民已養成一種犬儒心態,每逢政府提出「獅子山精神」,大家都假設內裡必定是搵笨,沒好事發生。

再講,獅子山精神,是幾十年前的事,象徵獅子山下的羅文,早已仙遊多年。一個標誌的中心訊息沒有前瞻,居然是向後望,當然難言成功。越看,那條輪廓絲帶,就越似彌留病人的心電圖。

一百四十萬,要做到向全港市民溝通,是貴還是平宜?假如訊息有效,當然是大大的平宜了,陳幼堅這類級數的agency,其行政及服務成本非常高,百四萬真的不算甚麼大數字。尤其,要為一個氣若游絲的夕陽政府,當個殯儀設計師,這類厭惡性創意工作,不是人人都做得來。

Brand Hong Kong,無論落在誰手中都不會搞到好,因為Hong Kong本身有深層問題,欲蓋則彌彰。

星期五, 3月 26, 2010

有仁又有義



從twitter見到這份試題,覺得有分享的必要。
換著是你,你會怎樣答?

我覺得問題有強烈的引導性,發問者將極複雜的事情抽走語境(context),放在一個單向的假設,一個是經濟發展,一個是溫情,二選一,你揀邊樣?

所以我開始認為,內地鄉農拆走萬里長城的磚頭起豬欄補灶頭,是合情合理的做法,要麼就是濫情(五千年文化),要麼就選經濟發展(起豬欄),反正長城已再無禦敵護國之效,拆掉為後人帶來經濟機遇,有仁又有義。

設分非常重,佔50%,我想大多數學生都非常識做,不會拿自己的分數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