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16, 2008

死小孩

最近不斷收到某設計組織的宣傳電郵,介紹新課程或某某名人嘉賓的坐談會。

還記得幾年前,黑人是創辦成員之一,用盡各種資源人脈希望把組織「搞好」。當時最大的難題,在於如何令一個名不經傳的小組織有新會員和穩定收入。

當時某位高權重的法律界前輩說你們搞課程吧!香港人永遠都想進修,這是取之不盡的水源。另一位擅於宣傳的社工前輩跟黑人說,想成功,就要借力打力,當時潮流興甚麼,你們就順勢搞些相關活動,例如某一期流行村上隆,你們可以搞個講座分析村上隆X設計,借人家的招牌省卻不少宣傳力度。

年輕的黑人聽完,覺得相當有道理,而且這些都是tried and true的手段,也就向組織頭子建言。

兩位中年頭目聽罷,急忙灑手擰頭 no no no:搞課程太攻利、借力打力不夠純正之類,不少rejections歸根究底,原罪都是黑人太年輕。

總括大小會議及電話對談的經驗,兩位頭目打從心裡認為2字頭的死小孩不可能向4字尾的前輩指指點點,或者4字尾的見解都不會錯。前輩們聽到年輕人的建議(不限於黑人),腦袋的不隨意肌立刻ban左先,建議的內容或重點根本無法穿透前輩們的大腦皮層,ban完也不知自己為甚麼ban,隨口編個理由就是。

幾年後,所有太攻利又不夠純正的事情,前輩們全都做了。

這證明建議本身可行,也許present 的人或手法錯了。

該設計組織能否成功已非黑人關心的事情。目前的興趣小組活動,三五年內也不會有影響業界生態的能力。興趣活動一旦成功賺錢,前輩們會否捨易取難,是個大問號。

再加上改善業界生態環境,又不及改善自身生活條件那麼逼切。

學堂年代,安省專業設計師公會的創辦人在課堂中也說過,推動設計業界專業化,大前題是你自己不需要靠它搵食。

**********

話分兩頭,黑人不經不覺已經由死小孩變成討厭死小孩的年紀。

死小孩通常是2字頭,略受高等教育,有些自負又有些天份的溫室青年。年少跟氣盛永劃不開,大家都急於表現自己,目空一切,挑戰成規,推倒過時不濟的事物。

可是挑戰者受識見火候所限,內容大多乏善足陳。而站在受挑戰一端的大人,也未必有包容挑戰者的量度,尤其曾經被現實打殘的前輩 (不分年紀),下意識總喜歡打殘其他有火的後來者。

也許死小孩只是個relative的概念:30歲看不起20歲,40歲看不起30歲,如此類推...

年紀漸長除了習慣周身骨痛,另一門功課大概是學會跟新一代棟樑相處。想法子證明後輩比不上自己其實很無謂,因為直至後輩成功以前,證題必然成立。

3 則留言:

說...

>這證明建議本身可行,也許present 的人或手法錯了

Steve Jobs 搞MP3救左蘋果,但之前其他N咁多人搞MP3收錢就人人死晒,證明有啲嘢,的確係presentation既問題。

好既idea好多人都有,點樣execute先係critical。

所以我都學緊做presentation。

黑人 說...

> 米搞

大家咁話,presentation 向來是小弟弱項...
有idea 都唔識執靚佢,真慘

小女子 說...

騏哥哥

嘩 ~ 唔係咁弱呀 ... 執靚 ~ 包裝黎喎 ~ 小女子略施小技 ... 就搏得一眾 prof. 開心 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