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難得黨官比港官誠實坦白。張楓是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及省人口計生(計畫生育)委主任,政改很難說,但性改一定比香港走得大步了。
粵官促關注民工性生活
3000萬民工「被窩」問題被忽視
【明報專訊】廣東有3000萬名外省農民工,大批單身南下的民工性生活問題一向被當局忽略。廣東省人口計生委主任張楓認為,各級政府應關注這些人的「被窩問題」,他指廣東數千萬農民工中,男工遠多於女工,且多屬血氣方剛的青壯年,如無正確性知識容易產生嚴重的性犯罪及傳播性病等社會問題。
「我當過兵,進過廠,經常出差,我明白單身漢在想什揦。」出席廣東政協會議的張楓昨日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說的這番話,令到身旁路過的政協委員聽到後也不禁竊笑。「孟子也說過,食色性也,如果你把性問題看得像吃飯睡覺一樣簡單,就沒問題了。」不過,去年年中時,張楓提出政協專門委員會要調研農民工性問題,但被主席會議否決,理由是「不適宜」,他今年還會再次提請立項。
成性病及犯罪溫床
張楓指出,廣東是流動人口大省,產業結構導致男工遠多於女工,又正值青壯年,「你說(性)問題不存在嗎?這是睜覑眼睛說瞎話。」他說,領導人不能只關心「菜籃子」(民生問題),還要關心「被窩子」,今年計生委將發動鄉鎮、街道為農民工免費派發逾億個安全套,辦「婚姻學校」、辦雜誌,或到工廠開「青春教育」班,傳授正確的性知識。「第一次做愛要不要戴套?不戴套,如果懷孕了,做得人流(人工流產)多了,以後你就不能當媽媽了。」張楓說,對工廠女工就要這樣教育,而對男工就要說﹕「你進入社會,要做一個負責任的男人。」
張楓直言,農民工離開配偶到異地打工,性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忍一天可以,十天半月可以,半年一年還行嗎?」而社會上70%的離婚案是由性生活不和諧引起。農民工要「解決」無非是自慰、嫖妓或同性間解決,但濫交容易傳播性病、愛滋病,關乎社會道德,更可能引發犯罪。
肯定「性文化節」用途
張楓還說,「性文化節」也是農民工及普通民眾了解性知識、性用品的重要渠道,第一次舉辦時就有10萬人參與,後來發展到50多萬人,「我們又沒強制誰來,都是自發來的,」張楓說,性需求是「剛性需求」,無法阻截,應該正確疏導,「我們就是減少大家在黑暗中摸索的時間。」
明報記者林迎廣州報道
星期六, 1月 30, 2010
星期五, 1月 29, 2010
星期四, 1月 28, 2010
編劇
做完女媧補大鑊。客大喜,請食飯吹水。
客戶本身是個監製兼創作人,經常外判creative,日後還有合作機會。
監製的網齡停留在web1.0,不黯2.0世界,撞著黑人這個web1.5,也就權充盲公竹。偶爾談起他最近跟進的案子,大概是想法子利用2.0技術,為客戶搞些宣傳campaign,問題是想不到可以搞作的點子。
製作班子是金牌award-winning developer/creative公司,大家磋商了好些時候,講過寫game、寫app,探索過不少可用的科技平台,監製苦笑年紀大了,撐開腦袋硬啃科技字母湯如rss feed digg twit之類,實在吃不消。那邊廂,好些1.0世代甚至pre-internet世代的朋友,又勸他不要陷入科技迷陣,其實有時人肉操作更優勝的...
黑人不涉利益衝突,隨口up三數建議,監製聞之擊掌稱善。
原來,科技派和人肉派,各自表述自己技術優勢之餘,忘了end user是甚麼人,有甚麼需要。
監製把小弟捧上天,當然要回敬拍拍馬屁:其實監製你不懂甚麼2.0科技,卻是最有優勢的人呀!
「科技最終都要向人服務。人不外乎吃喝拉睡七情六慾,監製你讀電影出身又是行家,人面廣,人生百態早已有個大概。稍為運用編劇技巧,要推敲一個John或者Mary每日的生活劇本情節,完全無難度。」
「再講,觀察人,總比追科技trend更貼近紅心。日本手機app某大創始人,本身是個完全不懂科技的女生,但她知道生活上有甚麼細節可以再改善,先想好生活點子,再要求工程師、編程員想辦法在科技上配合。」
大家在自己領域浸淫久了,很易忘記end user:設計人太專注美觀及標奇立異,編程人陷入技術迷障。至於創作公司,往往先考慮令自己look good和獲獎。
假如廣告學堂要教甚麼是創意,請不要老老土土再講outside inside the fcuking box,不如讀三兩本編劇書,訓練如何寫像真的生活劇,對工作更加有幫助。
客戶本身是個監製兼創作人,經常外判creative,日後還有合作機會。
監製的網齡停留在web1.0,不黯2.0世界,撞著黑人這個web1.5,也就權充盲公竹。偶爾談起他最近跟進的案子,大概是想法子利用2.0技術,為客戶搞些宣傳campaign,問題是想不到可以搞作的點子。
製作班子是金牌award-winning developer/creative公司,大家磋商了好些時候,講過寫game、寫app,探索過不少可用的科技平台,監製苦笑年紀大了,撐開腦袋硬啃科技字母湯如rss feed digg twit之類,實在吃不消。那邊廂,好些1.0世代甚至pre-internet世代的朋友,又勸他不要陷入科技迷陣,其實有時人肉操作更優勝的...
黑人不涉利益衝突,隨口up三數建議,監製聞之擊掌稱善。
原來,科技派和人肉派,各自表述自己技術優勢之餘,忘了end user是甚麼人,有甚麼需要。
監製把小弟捧上天,當然要回敬拍拍馬屁:其實監製你不懂甚麼2.0科技,卻是最有優勢的人呀!
「科技最終都要向人服務。人不外乎吃喝拉睡七情六慾,監製你讀電影出身又是行家,人面廣,人生百態早已有個大概。稍為運用編劇技巧,要推敲一個John或者Mary每日的生活劇本情節,完全無難度。」
「再講,觀察人,總比追科技trend更貼近紅心。日本手機app某大創始人,本身是個完全不懂科技的女生,但她知道生活上有甚麼細節可以再改善,先想好生活點子,再要求工程師、編程員想辦法在科技上配合。」
大家在自己領域浸淫久了,很易忘記end user:設計人太專注美觀及標奇立異,編程人陷入技術迷障。至於創作公司,往往先考慮令自己look good和獲獎。
假如廣告學堂要教甚麼是創意,請不要老老土土再講outside inside the fcuking box,不如讀三兩本編劇書,訓練如何寫像真的生活劇,對工作更加有幫助。
星期一, 1月 25, 2010
星期六, 1月 23, 2010
向前看2
關注高鐵的人,不論立場,多少都traumatized。反對政府的,紛紛在網上尋找安慰,撫平心理創口:任何遣責政府的文章、蒐集各種陰謀論等等...變成膠布紅藥水。
支持政府的,同樣cherry pick最能代表自己的意見,觀察所得,親政府者心靈所受打擊隨時不亞直接參與示威的人。
記得十年前布殊vs戈爾,有心理學家說美國人長時間面臨不明朗的點票拉鋸,患上某種心理病云云。乍聞覺得鳩up,直至數日後,羅拔迪尼路及一眾荷里活明星呼籲大家要「做點甚麼,盡快令國家有個總統」。原來無論如何事不關己,社會有uncertainty大家就不自在。
**********************
就示威及世代問題再拗下去,只是死胡同,何況這個死胡同本身是spin doctor們有心要你們在入面打轉的,不能上當。數日來,在整理「後高鐵」的各種想法。
年紀稍長,事後會較務實地問:「好,然後如何?」
跟朋友一席飯局,對時事盲如小弟來講獲益匪淺。誠然,小弟只是盲毛一名,無可能想出甚麼石破天驚的點子,下文純粹是整理思緒的mental exercise,歡迎交流。
現時帶擘香港人搵食的,主要是熱錢的潮漲潮退,跟香港本土產業已無多大關係。我們就像碼頭邊的藤壺,固定走不了,頂多潮漲間撈點油水。
先補充些少基本資料:香港政府有龐大醫療福利系統及公務員團隊,另有九年免費教育及一干社會福利,其質素縱觀全球是數一數二的。香港稅輕,政府要為上述的服務埋單,長久以來靠高地價政策。友笑言,香港人其實以供樓形式,變相上繳非常高的稅款,不少香港人會用薪金的一半甚至六七成供樓,但沒有人會願意交五成入息稅吧?
因為上述系統,官商,是必然勾結的,不勾結政府就沒有足夠收入來源。
高地價,衍生問題是租金和薪金都被扯高,對外,香港的服務太貴,失去競爭力。對內,不利創業,亦不利行業多樣化,因為租金貴,只有搵快錢的行業能夠生存,又或者,需要時間沉澱的行業同樣以搵快錢的心態運作,偏向以即食短線的方向發展。
以前經營commodities的日子,大家未必有冷氣,未必有雪櫃,有雪櫃又未必吃過蟹柳,密密做,多快好省會發達。到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高清彩電,蟹柳壽司由以前30元一件的舶來品,變成8元一件都不太馨香的土產貨。
消費者不再追求基本物質時,有三種方法轉營:鞏固品牌(branding),或者,搞R&D將產品改良 (eg. 手機+netbook = iphone/nexus),以及輸出文化娛樂產品(電影、演藝業)。
香港選了地產和金融,地產是一個地區內塘水滾塘魚的玩意,金融就是在一堆堆大錢之內作財富搬運/掠奪,二者都不會產生新價值。當香港人普遍開始窮,地產商也會餓死,現在餓不死,是向本地僅餘的高收入人士埋手,再加內地洩洪熱錢托市。
人民幣終有一天會對外流通,金融中心同樣做不長。
亦有朋友講過,起高鐵,香港會死,不起,死得更快。假如縱觀上述結構問題,無論起不起高鐵,影響也甚微。病因是賺錢的模式不持久,金融地產業的盈利無法往下滲透。
**********************
關於創意產業,政府雖然後知後覺,但也不是無做事,例如近年有design smart funding,幾乎直接向中小企派錢。奈何政府及民企限於經驗識見,發展非常初步。又,受高地價高薪所限,十萬八萬,杯水車薪而已。
再說,內地資訊雖然不自由,但甚麼都有。偏門cult片、新舊動漫畫、電子書、電影電視節目、電腦新舊軟件,分門別類,全部免費。即使歐美日頂尖創意從業者,在自己國內亦未必能access如此龐大的database,連iphone都要想法子跟翻版貨愛豐較量,中國這種版權侵略,是全球都頭痛的問題。(利益申報,小弟都有從中受益)
香港政府扶植本土創意產業,如何減輕盜版帶來的傷害,又是一大議題。個人意見是儘量不要以中國為主要市場,因為13億是塊可望不可即的肥肉,寧願進軍歐美,再以舶來品身份進入中國市場,萬一出事,尚或有機會請到希拉里幫你撐腰,在香港地,無論是余若薇還是譚惠珠,未開口已經有一半人投不信任票。
香港地,還有甚麼可以搞?刻下想到辦足球。小弟雖然不是fans,看到早前東亞運市民對港隊的支持度,以及中國隊的不濟,推斷香港辦足球,其實佔了一個頗優的headstart。乘勢推行,敢講同樣辦十年,辦足球的周邊盈利,隨時更勝高低中鐵,
政府威、信皆盡失,撥款辦事諸多制肘,主導是不太可能了。倒不如請民企再加獨立顧問,自己低調出錢出地支持,或有一線生機,至少,總比贏波後,向球員一次性派一萬幾千車馬費來得有意義。
支持政府的,同樣cherry pick最能代表自己的意見,觀察所得,親政府者心靈所受打擊隨時不亞直接參與示威的人。
記得十年前布殊vs戈爾,有心理學家說美國人長時間面臨不明朗的點票拉鋸,患上某種心理病云云。乍聞覺得鳩up,直至數日後,羅拔迪尼路及一眾荷里活明星呼籲大家要「做點甚麼,盡快令國家有個總統」。原來無論如何事不關己,社會有uncertainty大家就不自在。
**********************
就示威及世代問題再拗下去,只是死胡同,何況這個死胡同本身是spin doctor們有心要你們在入面打轉的,不能上當。數日來,在整理「後高鐵」的各種想法。
年紀稍長,事後會較務實地問:「好,然後如何?」
跟朋友一席飯局,對時事盲如小弟來講獲益匪淺。誠然,小弟只是盲毛一名,無可能想出甚麼石破天驚的點子,下文純粹是整理思緒的mental exercise,歡迎交流。
現時帶擘香港人搵食的,主要是熱錢的潮漲潮退,跟香港本土產業已無多大關係。我們就像碼頭邊的藤壺,固定走不了,頂多潮漲間撈點油水。
先補充些少基本資料:香港政府有龐大醫療福利系統及公務員團隊,另有九年免費教育及一干社會福利,其質素縱觀全球是數一數二的。香港稅輕,政府要為上述的服務埋單,長久以來靠高地價政策。友笑言,香港人其實以供樓形式,變相上繳非常高的稅款,不少香港人會用薪金的一半甚至六七成供樓,但沒有人會願意交五成入息稅吧?
因為上述系統,官商,是必然勾結的,不勾結政府就沒有足夠收入來源。
高地價,衍生問題是租金和薪金都被扯高,對外,香港的服務太貴,失去競爭力。對內,不利創業,亦不利行業多樣化,因為租金貴,只有搵快錢的行業能夠生存,又或者,需要時間沉澱的行業同樣以搵快錢的心態運作,偏向以即食短線的方向發展。
以前經營commodities的日子,大家未必有冷氣,未必有雪櫃,有雪櫃又未必吃過蟹柳,密密做,多快好省會發達。到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高清彩電,蟹柳壽司由以前30元一件的舶來品,變成8元一件都不太馨香的土產貨。
消費者不再追求基本物質時,有三種方法轉營:鞏固品牌(branding),或者,搞R&D將產品改良 (eg. 手機+netbook = iphone/nexus),以及輸出文化娛樂產品(電影、演藝業)。
香港選了地產和金融,地產是一個地區內塘水滾塘魚的玩意,金融就是在一堆堆大錢之內作財富搬運/掠奪,二者都不會產生新價值。當香港人普遍開始窮,地產商也會餓死,現在餓不死,是向本地僅餘的高收入人士埋手,再加內地洩洪熱錢托市。
人民幣終有一天會對外流通,金融中心同樣做不長。
亦有朋友講過,起高鐵,香港會死,不起,死得更快。假如縱觀上述結構問題,無論起不起高鐵,影響也甚微。病因是賺錢的模式不持久,金融地產業的盈利無法往下滲透。
**********************
關於創意產業,政府雖然後知後覺,但也不是無做事,例如近年有design smart funding,幾乎直接向中小企派錢。奈何政府及民企限於經驗識見,發展非常初步。又,受高地價高薪所限,十萬八萬,杯水車薪而已。
再說,內地資訊雖然不自由,但甚麼都有。偏門cult片、新舊動漫畫、電子書、電影電視節目、電腦新舊軟件,分門別類,全部免費。即使歐美日頂尖創意從業者,在自己國內亦未必能access如此龐大的database,連iphone都要想法子跟翻版貨愛豐較量,中國這種版權侵略,是全球都頭痛的問題。(利益申報,小弟都有從中受益)
香港政府扶植本土創意產業,如何減輕盜版帶來的傷害,又是一大議題。個人意見是儘量不要以中國為主要市場,因為13億是塊可望不可即的肥肉,寧願進軍歐美,再以舶來品身份進入中國市場,萬一出事,尚或有機會請到希拉里幫你撐腰,在香港地,無論是余若薇還是譚惠珠,未開口已經有一半人投不信任票。
香港地,還有甚麼可以搞?刻下想到辦足球。小弟雖然不是fans,看到早前東亞運市民對港隊的支持度,以及中國隊的不濟,推斷香港辦足球,其實佔了一個頗優的headstart。乘勢推行,敢講同樣辦十年,辦足球的周邊盈利,隨時更勝高低中鐵,
政府威、信皆盡失,撥款辦事諸多制肘,主導是不太可能了。倒不如請民企再加獨立顧問,自己低調出錢出地支持,或有一線生機,至少,總比贏波後,向球員一次性派一萬幾千車馬費來得有意義。
星期五, 1月 22, 2010
星期四, 1月 21, 2010
星期二, 1月 19, 2010
向前看
五點說,政府應該延後一段時間,讓民間有充足透明的討論,事緩則圓。
小弟的見解是:
政府行得這麼急,有三個可能性,第一是當中有明顯不公義的利益輸送,見光死。第二,就是計劃中有很多inconvienient truth,講出來,只會令泛民有更多彈藥話題。第三,當然就是政府團隊只是單純地不濟,想不到一個technical issue會變成整個社會的 political issue,他們頂多預期一班公公婆婆加環保人士小貓三四隻,而不是萬幾人。
以上三項,可能同時出現,未必佔平均比重。
再想多幾想,換我是政府,可能都會急急上馬減低痛楚。
因為延遲三數個月,possible scenario 有:
就正如電影未來戰士(Terminator)系列,無論你用時光機派幾多個Kyle Resse 和Terminator 回到過去,末日核戰依然發生,人類依然要和機械決一死戰。
也許,香港年輕人亦註定要跟曾特首「玩舖勁」,可是我們還未找到John Connor。
********
曾特首呼籲,高鐵已通過,大家應該向前看。
好吧,向前看,前面有甚麼呢?
下回分解。
********
伸延閱讀
警察噴胡椒噴霧,是為了做戲給電視台看,電視台則做戲給這類或這類blogger看。
這是其中一位現場的blogger記錄,講解電視台的採訪手法。
這是好戲量楊秉基的紀錄,描述警方的行動,他的工作室今日遭人爆竊。
小弟的見解是:
政府行得這麼急,有三個可能性,第一是當中有明顯不公義的利益輸送,見光死。第二,就是計劃中有很多inconvienient truth,講出來,只會令泛民有更多彈藥話題。第三,當然就是政府團隊只是單純地不濟,想不到一個technical issue會變成整個社會的 political issue,他們頂多預期一班公公婆婆加環保人士小貓三四隻,而不是萬幾人。
以上三項,可能同時出現,未必佔平均比重。
再想多幾想,換我是政府,可能都會急急上馬減低痛楚。
因為延遲三數個月,possible scenario 有:
- 高鐵議題冷卻,傳媒焦點改放在五區公投、海地地震或上海世博,但三個月之後重新撩起高鐵爭拗,再演近幾日發生的事
- 土共打手喉舌,會按撩不住,在這三數個月的諮詢期講些蠢話,激怒更多市民
- 談到最後,政府/地產商跟反高鐵opinion leader (如謝冠東、朱凱迪之流) 有意識形態及原則上的分歧,完全談不攏
- 地產商告御狀,下屆特首候選人乘機搏出位,發表跟2相近的言論,激怒市民
- 政府推出一系列展覽、座談會,但PR技術不足,弄巧成拙
就正如電影未來戰士(Terminator)系列,無論你用時光機派幾多個Kyle Resse 和Terminator 回到過去,末日核戰依然發生,人類依然要和機械決一死戰。
也許,香港年輕人亦註定要跟曾特首「玩舖勁」,可是我們還未找到John Connor。
********
曾特首呼籲,高鐵已通過,大家應該向前看。
好吧,向前看,前面有甚麼呢?
下回分解。
********
伸延閱讀
警察噴胡椒噴霧,是為了做戲給電視台看,電視台則做戲給這類或這類blogger看。
這是其中一位現場的blogger記錄,講解電視台的採訪手法。
這是好戲量楊秉基的紀錄,描述警方的行動,他的工作室今日遭人爆竊。
星期一, 1月 18, 2010
見客(下)
CM和哥德的留言中,我大概理出些許深層次頭緒。首先,我的立場沒有大變,我仍然是反對669億但不一定反高鐵的人。
推銷高鐵,我想起小時候,讀過航海家哥倫布的故事。
哥倫布尋找新大陸時,面對的困境跟奧巴馬和曾特首十分相近:他們只有一個願景和大方向,前面會發生甚麼事,他們沒有頭緒,計劃是否成功也不知道,但他們必須爭取群眾支持。
哥倫布當年向船員表示,在新大陸有數之不盡的珠寶黃金,而他已測量到新大陸的位置。
日復日飄流,船員焦躁不安,大家都不知何時見到新大陸,甚至新大陸是否存在亦成疑。哥倫布為撫眾人情緒,刻意編寫兩本航海日誌,一本寫得極為樂觀。另一本才是真實的航海紀錄。
他故意讓船員偷看樂觀版的日誌,將寫實版藏起,最後幸運地發現新大陸,皆大歡喜。
**************
為何劇本一旦換成香港和曾蔭權,事情就完全走樣呢?以下是小弟由中立變成反高鐵的心路歷程。
翻看謝冠東的網誌,早在2009年6月已有反高鐵保菜園村的文章,其時我隻字不讀,甚至在CCTVB上見到菜園村民有數百萬的賠償,覺得保育人士得些好意須回手,還要抗爭實在太過份了。
大約在十一月底,長毛在立會質疑政府高鐵人流數字的短片,他笑說你們高官做假都花點誠意,母須全部用好意頭數字,我開始覺得高鐵有問題。
未幾開始零星見到反政府的博客如林忌、童工等逐漸刊出反高鐵的議題。同時,政府將保育人士label為「八十後」,話題由高鐵騎劫到世代階級鬥爭,積存在腦底的「貧富懸殊」「官商勾結」一口氣重浮水面,本來一個技術議題,變成政治議題。加上「鏗鏘集」剖釋政府的track record及民間另類方案,開始覺得政府有錯。因為我心目中「鏗鏘集」仍殘留有些許公信力。
政府在這個階段其實仍未大失民心,可惜錯選土共統戰策略,繼續抨擊「八十後」,全力開動宣傳機器:公信第一開始精神分裂,今天說高鐵刻不容緩,明天說政府應從長計議。相比官方喉舌的激烈喧嘩,抗爭人士選擇沉默五區苦行,反差實在太大。此刻政府放棄了僅有扳回誠信的機會,策士喉舌皆為妖,禍來福去因自招。
記得HR面試有種手段:兩個面試官,一個扮演黑臉神,另一個中立。黑臉神專門刁難面試者,假如面試者的回答得體,中立那位面試官會開始幫忙講好話,假如面試者太defensive,中立者會變成黑臉神,圍攻面試者。而我,就是原本中立的面試官。
**************
Steven Covey 講過,信用就像一個銀行,每次你信守承諾,就等於在銀行增加存款。相反,每次食言就會從戶口透支存款。信用存款高的人,縱使偶爾犯錯,仍會得到大眾體諒。信用破產的人,無論做甚麼事,總會受到各界質疑。曾蔭權,就是威信和誠信都破產的人。
因為曾政府誠信破產,社會提出的質疑自然大得不合理。哥德指出民間好些問題根本無答案,我明白。例如我設計海報時,也無法向客戶保證,這張海報出街後,就會有200個消費者幫襯,我只能夠說這個設計大方向符合市場需求,對生意有幫助。假如我和客戶的信任基礎已降至負數,無論我找多少數據証明也徒然。
政府誠信銀行破產,可以來個債務重組。重組的方法,叫腳痛。
推銷高鐵,我想起小時候,讀過航海家哥倫布的故事。
哥倫布尋找新大陸時,面對的困境跟奧巴馬和曾特首十分相近:他們只有一個願景和大方向,前面會發生甚麼事,他們沒有頭緒,計劃是否成功也不知道,但他們必須爭取群眾支持。
哥倫布當年向船員表示,在新大陸有數之不盡的珠寶黃金,而他已測量到新大陸的位置。
日復日飄流,船員焦躁不安,大家都不知何時見到新大陸,甚至新大陸是否存在亦成疑。哥倫布為撫眾人情緒,刻意編寫兩本航海日誌,一本寫得極為樂觀。另一本才是真實的航海紀錄。
他故意讓船員偷看樂觀版的日誌,將寫實版藏起,最後幸運地發現新大陸,皆大歡喜。
**************
為何劇本一旦換成香港和曾蔭權,事情就完全走樣呢?以下是小弟由中立變成反高鐵的心路歷程。
翻看謝冠東的網誌,早在2009年6月已有反高鐵保菜園村的文章,其時我隻字不讀,甚至在CCTVB上見到菜園村民有數百萬的賠償,覺得保育人士得些好意須回手,還要抗爭實在太過份了。
大約在十一月底,長毛在立會質疑政府高鐵人流數字的短片,他笑說你們高官做假都花點誠意,母須全部用好意頭數字,我開始覺得高鐵有問題。
未幾開始零星見到反政府的博客如林忌、童工等逐漸刊出反高鐵的議題。同時,政府將保育人士label為「八十後」,話題由高鐵騎劫到世代階級鬥爭,積存在腦底的「貧富懸殊」「官商勾結」一口氣重浮水面,本來一個技術議題,變成政治議題。加上「鏗鏘集」剖釋政府的track record及民間另類方案,開始覺得政府有錯。因為我心目中「鏗鏘集」仍殘留有些許公信力。
政府在這個階段其實仍未大失民心,可惜錯選土共統戰策略,繼續抨擊「八十後」,全力開動宣傳機器:公信第一開始精神分裂,今天說高鐵刻不容緩,明天說政府應從長計議。相比官方喉舌的激烈喧嘩,抗爭人士選擇沉默五區苦行,反差實在太大。此刻政府放棄了僅有扳回誠信的機會,策士喉舌皆為妖,禍來福去因自招。
記得HR面試有種手段:兩個面試官,一個扮演黑臉神,另一個中立。黑臉神專門刁難面試者,假如面試者的回答得體,中立那位面試官會開始幫忙講好話,假如面試者太defensive,中立者會變成黑臉神,圍攻面試者。而我,就是原本中立的面試官。
**************
Steven Covey 講過,信用就像一個銀行,每次你信守承諾,就等於在銀行增加存款。相反,每次食言就會從戶口透支存款。信用存款高的人,縱使偶爾犯錯,仍會得到大眾體諒。信用破產的人,無論做甚麼事,總會受到各界質疑。曾蔭權,就是威信和誠信都破產的人。
因為曾政府誠信破產,社會提出的質疑自然大得不合理。哥德指出民間好些問題根本無答案,我明白。例如我設計海報時,也無法向客戶保證,這張海報出街後,就會有200個消費者幫襯,我只能夠說這個設計大方向符合市場需求,對生意有幫助。假如我和客戶的信任基礎已降至負數,無論我找多少數據証明也徒然。
政府誠信銀行破產,可以來個債務重組。重組的方法,叫腳痛。
見客(上)
這一次,你空降某大marketing 公司當上marketing manager,上任才三數個月,上頭指示你率領手下跟進一個龐大廣告宣傳企劃。
項目由某大Ad agency統籌,聞說已經籌備近兩年。你新來諸事不明,求教同事,卻發覺沒有多少手下了解,甚至大部份同事從未聽聞,沒法子,大伙兒唯有硬著頭皮跟Ad agency 的chief sales exec開會。
你耐心聽對方講解計劃內容,可是越聽越多疑問,越問越驚。
你問:「我搞不懂,為何經費如此龐大的廣告,只有三天時間給我們參閱proposal?」
代表答:「拍廣告的contract已經在兩年前訂下,當時我們提交的storyboard,貴公司沒有異議,再拖遲,恐怕抓不住明星的檔期,經理人或會再加價,令預算超支!」
你再問:「明星B做代言人不行嗎?價錢比明星A平宜一半,叫座力也很強。」
代表面有難色,答:「這可不行,明星A很紅,你見他開價這麼貴,就知道他是好東西,必能引起多數消費者支持。」其實,代表沒吐出嘴邊的一句,是明星A跟電視台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得罪明星A,就等於得失電視台。
「我不同意,但暫且擱下不談,我想問為何廣告分鏡表中,一分鐘內有59秒是明星A的片段,我們公司產品和商標只有1秒?」
「廣告就是要出人意表,明星A片段會令廣告充滿美感...」
你忍不住打斷他:「我明白廣告需要有美感和驚喜,可是1秒的logo 和product shot實在不能接受,我們付這個費用,是為了推銷公司產品,不是為了幫明星A做廣告。」
「三年後,明星A會進軍荷里活,她越紅,你們亦更知名呀。」
「明星A走紅,是她的事,明星A粉絲不會無故轉化成我們的顧客,我們實在沒有理由出錢為他人作嫁。你的proposal說明星A會吸引八千萬的銷售額,我想知這個數字有甚麼基礎?」
「這是...我們推想出來的數字。」
「Ridiculous! 我不知你們怎樣計數的,告訴我,你報價表內 art direction & production,到底包括甚麼?為何不能給我一個breakdown?」
「先生,廣告企劃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就無謂在這些枝節上爭拗吧...」
「Excuse me?我是這個project的PIC (person in charge),責任是確保公司廣告開支能帶來相應銷售效益,假如你不能保証這個廣告可以帶來八千萬的sales,請恕我無法批核貴公司的proposal。」
「下?這個...有點強人所難吧?」代表心想,賣廣告從來都無法保証帶來某個sales quota,可是礙於場合不能宣之於口。
對於代表顧左言右的態度,你實在看不過眼:「甚麼強人所難?來,我要逐格跟進分鏡表的內容!」
**************
於是,你和全組的手下不斷質問proposal的大小詳情,甚至把 laptop搬入conference room,開youtube 比較外國同類產品的廣告,幾位熱心的同事甚至以明星B為主角,即場畫了一個新的分鏡表,會議由六時拖到深夜十二時,有同事空腹太久胃抽筋,要躺在 lobby 的梳化休息。然而,無論你們如何質問企劃內容,sales exec只是搖頭或敷衍幾句。
你終於忍不住爆發:「大家都是professional,你如此態度,到底還想不想做這單生意?」
sales exec突然發火:「先生,我知你新上位,不滿我老屎忽,想針對我來個下馬威,現在是你阻住地球轉,我跟你們董事會很熟,只消打個電話,完全可以bypass你開工大吉。」
你無名火起,氣得不懂罵人:「sorry,我是對事不對人,you do your job and I do mine,就算你人面廣也好,我有職責審核全盤方案的細節,講不清楚今晚大家不用走!」
一時間,氣氛鬧得極僵,只見那位sales exec 冷笑,走遠幾步打電話。你身邊的同事對你投以嘉許眼神,他們心中不約而同地想:新任marketing manager一洗舊人不聞不問作風,傾力親為,是公司新氣象之始。
然後,你手機響了,是你的大老闆。
他跟你解釋,廣告必須拍。
你據理力爭:我們付錢,我們是客,被強逼接受不合要求的貨品,全不合理。只要延後兩個月從長計議,廣告定能拍得又平又靚。
「不行,這是executive decision,你簽字就是。」大老闆掛上電話。
**************
第二天,你收到大老闆的email,是即炒魷魚的通知信,cc 全世界 with immediate effect,內容指你 insubordinate, unprofessional and total lack of character. (不服從, 不專業和沒誠信)
你累得連生氣的氣力也沒有,拿著細軟,以國父遺訓,勉勵同事仍需努力。
其他department透過八卦精一知半解,沿途挪揄者有之,亦有部門以你為鑑,告戒同事們不要胡思亂想抓麻煩上身,凡事要向前看。
只有昨晚跟你在場的同事,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
我不知你看完上述的故事,會否跟我一樣,難以找出一個明顯的罪人。同時,不難看得出這個合作基礎下,拍出來的廣告片幾乎必定出事。
項目由某大Ad agency統籌,聞說已經籌備近兩年。你新來諸事不明,求教同事,卻發覺沒有多少手下了解,甚至大部份同事從未聽聞,沒法子,大伙兒唯有硬著頭皮跟Ad agency 的chief sales exec開會。
你耐心聽對方講解計劃內容,可是越聽越多疑問,越問越驚。
你問:「我搞不懂,為何經費如此龐大的廣告,只有三天時間給我們參閱proposal?」
代表答:「拍廣告的contract已經在兩年前訂下,當時我們提交的storyboard,貴公司沒有異議,再拖遲,恐怕抓不住明星的檔期,經理人或會再加價,令預算超支!」
你再問:「明星B做代言人不行嗎?價錢比明星A平宜一半,叫座力也很強。」
代表面有難色,答:「這可不行,明星A很紅,你見他開價這麼貴,就知道他是好東西,必能引起多數消費者支持。」其實,代表沒吐出嘴邊的一句,是明星A跟電視台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得罪明星A,就等於得失電視台。
「我不同意,但暫且擱下不談,我想問為何廣告分鏡表中,一分鐘內有59秒是明星A的片段,我們公司產品和商標只有1秒?」
「廣告就是要出人意表,明星A片段會令廣告充滿美感...」
你忍不住打斷他:「我明白廣告需要有美感和驚喜,可是1秒的logo 和product shot實在不能接受,我們付這個費用,是為了推銷公司產品,不是為了幫明星A做廣告。」
「三年後,明星A會進軍荷里活,她越紅,你們亦更知名呀。」
「明星A走紅,是她的事,明星A粉絲不會無故轉化成我們的顧客,我們實在沒有理由出錢為他人作嫁。你的proposal說明星A會吸引八千萬的銷售額,我想知這個數字有甚麼基礎?」
「這是...我們推想出來的數字。」
「Ridiculous! 我不知你們怎樣計數的,告訴我,你報價表內 art direction & production,到底包括甚麼?為何不能給我一個breakdown?」
「先生,廣告企劃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就無謂在這些枝節上爭拗吧...」
「Excuse me?我是這個project的PIC (person in charge),責任是確保公司廣告開支能帶來相應銷售效益,假如你不能保証這個廣告可以帶來八千萬的sales,請恕我無法批核貴公司的proposal。」
「下?這個...有點強人所難吧?」代表心想,賣廣告從來都無法保証帶來某個sales quota,可是礙於場合不能宣之於口。
對於代表顧左言右的態度,你實在看不過眼:「甚麼強人所難?來,我要逐格跟進分鏡表的內容!」
**************
於是,你和全組的手下不斷質問proposal的大小詳情,甚至把 laptop搬入conference room,開youtube 比較外國同類產品的廣告,幾位熱心的同事甚至以明星B為主角,即場畫了一個新的分鏡表,會議由六時拖到深夜十二時,有同事空腹太久胃抽筋,要躺在 lobby 的梳化休息。然而,無論你們如何質問企劃內容,sales exec只是搖頭或敷衍幾句。
你終於忍不住爆發:「大家都是professional,你如此態度,到底還想不想做這單生意?」
sales exec突然發火:「先生,我知你新上位,不滿我老屎忽,想針對我來個下馬威,現在是你阻住地球轉,我跟你們董事會很熟,只消打個電話,完全可以bypass你開工大吉。」
你無名火起,氣得不懂罵人:「sorry,我是對事不對人,you do your job and I do mine,就算你人面廣也好,我有職責審核全盤方案的細節,講不清楚今晚大家不用走!」
一時間,氣氛鬧得極僵,只見那位sales exec 冷笑,走遠幾步打電話。你身邊的同事對你投以嘉許眼神,他們心中不約而同地想:新任marketing manager一洗舊人不聞不問作風,傾力親為,是公司新氣象之始。
然後,你手機響了,是你的大老闆。
他跟你解釋,廣告必須拍。
你據理力爭:我們付錢,我們是客,被強逼接受不合要求的貨品,全不合理。只要延後兩個月從長計議,廣告定能拍得又平又靚。
「不行,這是executive decision,你簽字就是。」大老闆掛上電話。
**************
第二天,你收到大老闆的email,是即炒魷魚的通知信,cc 全世界 with immediate effect,內容指你 insubordinate, unprofessional and total lack of character. (不服從, 不專業和沒誠信)
你累得連生氣的氣力也沒有,拿著細軟,以國父遺訓,勉勵同事仍需努力。
其他department透過八卦精一知半解,沿途挪揄者有之,亦有部門以你為鑑,告戒同事們不要胡思亂想抓麻煩上身,凡事要向前看。
只有昨晚跟你在場的同事,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
我不知你看完上述的故事,會否跟我一樣,難以找出一個明顯的罪人。同時,不難看得出這個合作基礎下,拍出來的廣告片幾乎必定出事。
星期五, 1月 15, 2010
梁文道x董啟章解釋高鐵問題
道長嚴格來講都不是反高鐵的人,他指出近日高鐵爭拗的盲點,值得參考。
尤其好些網友,認為不支持政府方案 = 反高鐵 = 反進步
其實中了傳媒和政府的圈套。
花15分鐘聽聽他們的論點,總好過浪費自己的怒火。
今晚到立會的朋友,記得添衣。
打書釘以外的電台節目
自從881打書釘收左皮之後,有數年的空白期,係完全無聽任何資訊性的節目。
後來又唔記得翻新信用卡資料,結果連881903個戶口被砍都唔知,想再申請,唔知點解電子payment過唔到,心諗反正都係得一台好戲同光明頂值得聽,所以索性由佢。
後來經朋友介紹,先有蕭若元個MyRadio,奈何蕭才子太猛料,只能做solo 無乜對手。反而Our Radio 呢個「神秘之夜」三位主持比較平均。初時以為神秘之夜係d好廢的鬼故台,又或者係懶神秘的塔羅牌星座運程的廢野,原來專講神秘學,三位主持通識極強,由新世紀福音戰士第三東京講到十字軍年代的聖殿武士組織(templar)甚至六十年代殺人魔樂手Charles Manson (也就是樂隊 marilyn manson 起名的源頭),越聽越過癮。
另一個節目叫「讀書生活」,看嘉賓來頭亦相當猛料。
其實左手邊的menu好多節目都幾正,全部免費,雖然製作簡單,無903咁多jingle,但材料真係豐富,幾位砌稿朋友聽過都讚正。(小弟砌稿一族,同渣的士差不多,無野聽下會好悶)
希望呢個網絡電台可以做得長!因為水準真係幾好。頂唔順班DJ拍完大麻無故自己笑又講野無point的話,真的可以試試呢度。利益申報:我無收廣告費,佢地識我係老鼠,完。
後來又唔記得翻新信用卡資料,結果連881903個戶口被砍都唔知,想再申請,唔知點解電子payment過唔到,心諗反正都係得一台好戲同光明頂值得聽,所以索性由佢。
後來經朋友介紹,先有蕭若元個MyRadio,奈何蕭才子太猛料,只能做solo 無乜對手。反而Our Radio 呢個「神秘之夜」三位主持比較平均。初時以為神秘之夜係d好廢的鬼故台,又或者係懶神秘的塔羅牌星座運程的廢野,原來專講神秘學,三位主持通識極強,由新世紀福音戰士第三東京講到十字軍年代的聖殿武士組織(templar)甚至六十年代殺人魔樂手Charles Manson (也就是樂隊 marilyn manson 起名的源頭),越聽越過癮。
另一個節目叫「讀書生活」,看嘉賓來頭亦相當猛料。
其實左手邊的menu好多節目都幾正,全部免費,雖然製作簡單,無903咁多jingle,但材料真係豐富,幾位砌稿朋友聽過都讚正。(小弟砌稿一族,同渣的士差不多,無野聽下會好悶)
希望呢個網絡電台可以做得長!因為水準真係幾好。頂唔順班DJ拍完大麻無故自己笑又講野無point的話,真的可以試試呢度。利益申報:我無收廣告費,佢地識我係老鼠,完。
星期四, 1月 14, 2010
為甚麼「反」高鐵
吃太飽訓唔著,在forum 吹水講高鐵,順便貼黎呢度。
******
香港的競爭力不會因為一條高鐵而提升或流失
off topic講些意見
香港的優勢是法治、資金出入自由,以及訊息相對自由
訊息自由,有助金融炒賣,但政府又打算引入互聯網管制法
捉拿「違法」的網民,但條例太籠統,基本上是讓差人有藉口隨便拉人
所以遲些資訊都不會太自由
至於法治,香港早已沒有太多法治,雖然仍比內地好些
單憑上述三點,我就看不見有甚麼特別優勢
上海資訊都不自由,法治當然是阿爺的話就是法律,但勝在夠近易控制,中央意志一定想上海擔當金融中心,但客觀條件上海軟件仍未擔得來
香港有得賣的東西,內地都有,富戶只是覺得港元兌率有些差價,加上內地奢侈品已經跟香港物價看齊,對比下較平宜,才來港消費
老實說不起高鐵,他們一樣會來掃豪宅,理由不是香港好住,是他們要bank起d 黑錢。根本不是用來住的,去近期入伙的豪宅區望望就知道了,十室九空,跟西不西九無關,純粹是資金自由,方便他們做「離岸投資」。
至於來港買奢侈品,這不會維持十幾二十年
內地經濟不好的話,最先死就是這種消費
經濟好,他們會直接旅遊外地掃貨,香港沒有特別誘因留得住他們,舉個明顯的例子如秋葉原,身為電車男必然要去朝聖,因為很多人和物,香港都沒法見到亦無得賣。
就上述的分析,我認為高鐵不須起咁貴,hea 起加入國內鐵路網絡,當作向阿爺交差就可以
真正改善香港經濟是科技和創意產業,不是高鐵。現在是普遍市民無錢,起高鐵只能serve到一小撮富戶和地產商,長遠都沒有甚麼經濟利益可言
********
稍為補充,要方便富戶來港旅遊,看過維港幻彩詠香江,就知香港旅遊難出頭,講飲食我們不比內地好,租金貴,有水準的食肆相繼收皮。來港開公司,除非是搞IPO,否則貪你租貴糧貴嗎?香港未來最大的優勢是做內地的百慕達,助人漂白財富,起不起高鐵,分別真的不大。
好,開始眼訓 ~ 晚安。
******
香港的競爭力不會因為一條高鐵而提升或流失
off topic講些意見
香港的優勢是法治、資金出入自由,以及訊息相對自由
訊息自由,有助金融炒賣,但政府又打算引入互聯網管制法
捉拿「違法」的網民,但條例太籠統,基本上是讓差人有藉口隨便拉人
所以遲些資訊都不會太自由
至於法治,香港早已沒有太多法治,雖然仍比內地好些
單憑上述三點,我就看不見有甚麼特別優勢
上海資訊都不自由,法治當然是阿爺的話就是法律,但勝在夠近易控制,中央意志一定想上海擔當金融中心,但客觀條件上海軟件仍未擔得來
香港有得賣的東西,內地都有,富戶只是覺得港元兌率有些差價,加上內地奢侈品已經跟香港物價看齊,對比下較平宜,才來港消費
老實說不起高鐵,他們一樣會來掃豪宅,理由不是香港好住,是他們要bank起d 黑錢。根本不是用來住的,去近期入伙的豪宅區望望就知道了,十室九空,跟西不西九無關,純粹是資金自由,方便他們做「離岸投資」。
至於來港買奢侈品,這不會維持十幾二十年
內地經濟不好的話,最先死就是這種消費
經濟好,他們會直接旅遊外地掃貨,香港沒有特別誘因留得住他們,舉個明顯的例子如秋葉原,身為電車男必然要去朝聖,因為很多人和物,香港都沒法見到亦無得賣。
就上述的分析,我認為高鐵不須起咁貴,hea 起加入國內鐵路網絡,當作向阿爺交差就可以
真正改善香港經濟是科技和創意產業,不是高鐵。現在是普遍市民無錢,起高鐵只能serve到一小撮富戶和地產商,長遠都沒有甚麼經濟利益可言
********
稍為補充,要方便富戶來港旅遊,看過維港幻彩詠香江,就知香港旅遊難出頭,講飲食我們不比內地好,租金貴,有水準的食肆相繼收皮。來港開公司,除非是搞IPO,否則貪你租貴糧貴嗎?香港未來最大的優勢是做內地的百慕達,助人漂白財富,起不起高鐵,分別真的不大。
好,開始眼訓 ~ 晚安。
星期三, 1月 13, 2010
阿凡達不用拍續集
另一套不用拍續集的,是District 9,這兩套電影的續集大概是某一方班齊人馬來個大屠殺。
假如有看過阿凡達電影,都知道結局是動物園大暴走,人類甚麼裝甲步兵大炮飛船全部死埋一邊。不少朋友說這套電影講環保博愛,我留意是原來去到20xx年,資本主義仍是人類社會的主導力量,甚至連軍隊也變成半私營的武裝團體,聽命於地球的「股東」。
潘多拉星土著勝了一仗,不用高興。因為人類侵略你們的誘因實在太大,或者說,不侵略你們的機會成本太高:解放潘多拉星(的資源),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下一次,會有超音速的戰機,你們的翼手龍根本追也追不上。
甚至,人類會先從大氣圈外射一輪導彈,再放毒氣化武,再強壯的犀牛都要死。只要礦藏完好,必要時放核彈又如何。
話分兩頭,希拉里講smart power巧實力,雖然土著們能某程度和自然界有心靈感應,但分開不同部落以前又發生過內戰,証明部落間有分歧。
「你們不愛地球的黃金?fine。可是上次交鋒,你們的騎兵死傷慘重,知道原因嗎?就因為我們有機槍大炮,你們只用弓箭長矛。來,試試看,操作很簡便的,不如買幾挺來自衛吧?天空族的人買了好幾挺,你們不知嗎?噢,還以為你們是心靈感應呢!」來自地球的和平軍火大使如是向土著推銷。
****************
現實世界中,即使以國民幸福作為國力指標的不丹,也慢慢被美國消費文化入侵,想吃麥當當漢堡和兜巴星咖啡。要抵抗人類的貪婪,談何容易?
假如Jake Sully是我的朋友,我會建議他除了準備武器之外,最好學會打媒體戰。不妨問問身邊有投資的朋友,有甚麼辦法可以令一間公司的股價大瀉?有甚麼辦法可以令一家公司放棄染指某個項目?董事們都要向股東負責,人類真正的弱點不是飛機駕駛倉,是股東大會。
假如人類的股東看到你們在鏡頭前苦行,會否激起惻隱之心,要求董事會收回成命呢?
Sully先生,請聽在下一言,人類即使打敗仗,地球某個角落仍然有人因此賺錢盈利:軍火商會有新訂單製造更多槍炮火箭,飛機廠會有訂單製作更快性能更好的戰機,低下層的青年會加入侵略部隊,以攀上社會階梯。
當初,他們不也是跟你說「任務完成」後會有新的腿嗎?
你的犀牛翼手龍今次僥倖慘勝,真的不用高興,因為下一波已經逼近眉睫。
假如有看過阿凡達電影,都知道結局是動物園大暴走,人類甚麼裝甲步兵大炮飛船全部死埋一邊。不少朋友說這套電影講環保博愛,我留意是原來去到20xx年,資本主義仍是人類社會的主導力量,甚至連軍隊也變成半私營的武裝團體,聽命於地球的「股東」。
潘多拉星土著勝了一仗,不用高興。因為人類侵略你們的誘因實在太大,或者說,不侵略你們的機會成本太高:解放潘多拉星(的資源),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下一次,會有超音速的戰機,你們的翼手龍根本追也追不上。
甚至,人類會先從大氣圈外射一輪導彈,再放毒氣化武,再強壯的犀牛都要死。只要礦藏完好,必要時放核彈又如何。
話分兩頭,希拉里講smart power巧實力,雖然土著們能某程度和自然界有心靈感應,但分開不同部落以前又發生過內戰,証明部落間有分歧。
「你們不愛地球的黃金?fine。可是上次交鋒,你們的騎兵死傷慘重,知道原因嗎?就因為我們有機槍大炮,你們只用弓箭長矛。來,試試看,操作很簡便的,不如買幾挺來自衛吧?天空族的人買了好幾挺,你們不知嗎?噢,還以為你們是心靈感應呢!」來自地球的和平軍火大使如是向土著推銷。
****************
現實世界中,即使以國民幸福作為國力指標的不丹,也慢慢被美國消費文化入侵,想吃麥當當漢堡和兜巴星咖啡。要抵抗人類的貪婪,談何容易?
假如Jake Sully是我的朋友,我會建議他除了準備武器之外,最好學會打媒體戰。不妨問問身邊有投資的朋友,有甚麼辦法可以令一間公司的股價大瀉?有甚麼辦法可以令一家公司放棄染指某個項目?董事們都要向股東負責,人類真正的弱點不是飛機駕駛倉,是股東大會。
假如人類的股東看到你們在鏡頭前苦行,會否激起惻隱之心,要求董事會收回成命呢?
Sully先生,請聽在下一言,人類即使打敗仗,地球某個角落仍然有人因此賺錢盈利:軍火商會有新訂單製造更多槍炮火箭,飛機廠會有訂單製作更快性能更好的戰機,低下層的青年會加入侵略部隊,以攀上社會階梯。
當初,他們不也是跟你說「任務完成」後會有新的腿嗎?
你的犀牛翼手龍今次僥倖慘勝,真的不用高興,因為下一波已經逼近眉睫。
星期日, 1月 10, 2010
見工
試幻想你是面試官,眼前有位來見工的仁兄。
你問:「為甚麼閣下的expected salary,是市價的兩至三倍,履歷卻只得三兩行字,甚至講不出有甚麼技能?」
他答:「為了貴公司利益,聘請我是刻不容緩的事,你每遲一日請我,公司就會蝕幾十萬!」
你臉色絲紋不動,再問:「履歷說你是 educated in Stanford,到底你有無畢業?你在入面讀甚麼學系?」
那位仁兄抬起頭答:「Stanford是一所很優質的大學,受過Stanford教育自然是非常優質的,高等教育令人有批判能力,能知天下事 ... (下刪數分鐘不相干的對白)」
********
身為面試官的你,會否就上述的表現聘請這位仁兄呢?我就會很客氣打發他回家,因為他根本不尊重這場面試,薪金叫價高得不合理,最嚴重是不清楚自己在做甚麼。
上星期五,鄭汝華在立法會回應高鐵方案的表現,跟前文的仁兄同出一轍:顧此失彼,問東答西,完全under prepared。可是下星期五,我們要眼睜睜看著立會的舉手機器,通過這個問題百出的高鐵方案。請不要賴泛民玩拉布拖延,泛民是必定玩拉布的,政府無做好準備才是重點。
********
我不是反對高鐵的人,精確點說,我是屬於「有計傾」的組別。
這條片,列舉若干政府一直無解答的問題,又指出過往政府在計算成本效益的track record都很差。
陳雲這篇「反高鐵,保香港」,列舉若干政府方案衍生的問題 (例如大角咀舊區因高鐵工程變成危樓再被強行收地的疑慮)。長毛質疑的一地兩檢技術問題,似乎除了改基本法,亦無法解決。
有若干撐高鐵的blogger,解說居然比鄭汝華還要好。就算我不同意,至少我知道對方並非渣流攤是但嗡,大家可以坐低飲啖茶食個包,傾掂佢。
我明白任何政策總有得失,我亦不是LSD的用家,只要有若干合理的釋疑,我可以擺向支持政府一方,相信有一定數量游離民眾亦是如此。
很可惜,政府用大量警力借故拘捕陳巧文、修改網絡版權法例令獨立媒體噤聲、拒絕解釋高鐵方案的疑問、全力開動宣傳機器護航等等,令我想起數年前23條立法正在重演。深層次矛盾不是市民為反而反,是政府自己一手包辦,將市民推向對立點。
*********
八十後,可能是某些勢力想將社會議題淡化扭曲的手段。有貧富懸殊的示威?都怪八十後懶惰又要高人工。反對互聯網23條?是八十後電車男搞搞震。其他有份參與的四五六七九十後,就像警方統計遊行人數般,全部消失或者縮水。
再說,用「x十後」去討論事情,很易陷入中國式誅心的犬儒思維,魔術師轉貼的文章,正好代表這種犬儒。八十後搞社運,是妒忌和有私心。到底社運訴求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大眾利益?一句「有私心」和「妒忌」,大家就面紅耳赤繼續拗世代意識形態問題,把真正的議題忘在一邊。
CM拒絕談世代問題,現在我明了。
*********
回應魔術師和感想炒成一碟
夜了,明日忙,尾段比較亂望莫見怪,因為今日不寫,往後心境時機都不同,回應就變質了。
小弟網絡上「認識」魔術師都一段不短的時間,大家的立場論點,早已有個大概。粗略地陳述一下,魔術師的想法是「不要搞搞震,努力裝備自己改善前途」。至於如何面對社會問題?魔術師就沒有甚麼明顯意見,從字裡行間推斷,大概是要改變建制,必須用更強大的實力去改動 (例如加入建制從內動手,或者壓倒性的武力革命)
以上是小弟觀察揣測,如有錯望不吝修正。
對於年輕人進修裝備自己一說,我是很同意的。其實任何人、任何年紀都應該在某程度充實自己,只不過充實的定義母須等於職場技能的改進。例如幫貧苦小孩補習,在我來說是充實,甚至近年提倡的「慢活」,不少香港人會當成hea,其實也是一種充實。
扯得太遠,先講年輕人應不斷努力改善自己待遇這環,我只能同意一部份。為甚麼?許冠文早就用很簡明的文字陳述過:「勤力係無用架,新界隻牛都勤力啦!」
好了,就努力吧,原來又不夠通識,讀好書又夠通識了,原來又不夠賣命,無止境地追下去,可以推演到一個荒謬極端:「對面的同事已經賣血了,你想更上一層樓為何不考慮賣腎呢?人有兩個腎,賣了一個還可以活呀!你不肯犧牲,貧窮不怪得人...」
昨晚跟才子E吹水時提到:香港年輕人近幾十年的購買力畫成一個圖表的話,是持續下降的,而香港人的工時,早已名列全球首兩位,十年來薪金水平沒有大變,當然不得不提香港的堅尼系數是已發展經濟體系中,居然首位的城市。
換言之,整體上香港人以更長的工作時間換取更少人工,這是已經量化証實的問題。偶爾有幾位出類拔萃如魔術師的人材跑出,是警方常講的「個別事件」。其實很多人都明白,成功是努力加運氣、性格等多種因素的結果,可惜不少成功人士將自己的努力放得太大,看不到可能有人更努力,卻因為行業、政制或地域因素,下場有雲泥之別。
找幾個口齒不靈的年輕人批鬥很容易,鬧完自己感覺良好,跟高呼「一蟹不如一蟹」的阿伯無分別。
我認為問題徽結是地價過高,租金扯高人工和成本,不利中小企創業,遑論風險高的創意產業了。因為租金貴,行業發展方向單一。比方說,一萬港元設計一幅海報,在台灣或泰國,可以慢工出細貨,搞三兩個月都夠營運。在香港地就被逼快快完事接下一單,於是乎香港就很難發展纖細的設計風格,絕大多數都的本地設計被逼抄襲或速食。我遇過好些不明事理的前輩,喜歡指指點點說香港的年輕人創意低手藝差,忽略製作條件的差距。
租貴,又如何?高地價和低稅是鏡子的兩面。理不出頭緒,都係訓了。
你問:「為甚麼閣下的expected salary,是市價的兩至三倍,履歷卻只得三兩行字,甚至講不出有甚麼技能?」
他答:「為了貴公司利益,聘請我是刻不容緩的事,你每遲一日請我,公司就會蝕幾十萬!」
你臉色絲紋不動,再問:「履歷說你是 educated in Stanford,到底你有無畢業?你在入面讀甚麼學系?」
那位仁兄抬起頭答:「Stanford是一所很優質的大學,受過Stanford教育自然是非常優質的,高等教育令人有批判能力,能知天下事 ... (下刪數分鐘不相干的對白)」
********
身為面試官的你,會否就上述的表現聘請這位仁兄呢?我就會很客氣打發他回家,因為他根本不尊重這場面試,薪金叫價高得不合理,最嚴重是不清楚自己在做甚麼。
上星期五,鄭汝華在立法會回應高鐵方案的表現,跟前文的仁兄同出一轍:顧此失彼,問東答西,完全under prepared。可是下星期五,我們要眼睜睜看著立會的舉手機器,通過這個問題百出的高鐵方案。請不要賴泛民玩拉布拖延,泛民是必定玩拉布的,政府無做好準備才是重點。
********
我不是反對高鐵的人,精確點說,我是屬於「有計傾」的組別。
這條片,列舉若干政府一直無解答的問題,又指出過往政府在計算成本效益的track record都很差。
陳雲這篇「反高鐵,保香港」,列舉若干政府方案衍生的問題 (例如大角咀舊區因高鐵工程變成危樓再被強行收地的疑慮)。長毛質疑的一地兩檢技術問題,似乎除了改基本法,亦無法解決。
有若干撐高鐵的blogger,解說居然比鄭汝華還要好。就算我不同意,至少我知道對方並非渣流攤是但嗡,大家可以坐低飲啖茶食個包,傾掂佢。
我明白任何政策總有得失,我亦不是LSD的用家,只要有若干合理的釋疑,我可以擺向支持政府一方,相信有一定數量游離民眾亦是如此。
很可惜,政府用大量警力借故拘捕陳巧文、修改網絡版權法例令獨立媒體噤聲、拒絕解釋高鐵方案的疑問、全力開動宣傳機器護航等等,令我想起數年前23條立法正在重演。深層次矛盾不是市民為反而反,是政府自己一手包辦,將市民推向對立點。
*********
八十後,可能是某些勢力想將社會議題淡化扭曲的手段。有貧富懸殊的示威?都怪八十後懶惰又要高人工。反對互聯網23條?是八十後電車男搞搞震。其他有份參與的四五六七九十後,就像警方統計遊行人數般,全部消失或者縮水。
再說,用「x十後」去討論事情,很易陷入中國式誅心的犬儒思維,魔術師轉貼的文章,正好代表這種犬儒。八十後搞社運,是妒忌和有私心。到底社運訴求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大眾利益?一句「有私心」和「妒忌」,大家就面紅耳赤繼續拗世代意識形態問題,把真正的議題忘在一邊。
CM拒絕談世代問題,現在我明了。
*********
回應魔術師和感想炒成一碟
夜了,明日忙,尾段比較亂望莫見怪,因為今日不寫,往後心境時機都不同,回應就變質了。
小弟網絡上「認識」魔術師都一段不短的時間,大家的立場論點,早已有個大概。粗略地陳述一下,魔術師的想法是「不要搞搞震,努力裝備自己改善前途」。至於如何面對社會問題?魔術師就沒有甚麼明顯意見,從字裡行間推斷,大概是要改變建制,必須用更強大的實力去改動 (例如加入建制從內動手,或者壓倒性的武力革命)
以上是小弟觀察揣測,如有錯望不吝修正。
對於年輕人進修裝備自己一說,我是很同意的。其實任何人、任何年紀都應該在某程度充實自己,只不過充實的定義母須等於職場技能的改進。例如幫貧苦小孩補習,在我來說是充實,甚至近年提倡的「慢活」,不少香港人會當成hea,其實也是一種充實。
扯得太遠,先講年輕人應不斷努力改善自己待遇這環,我只能同意一部份。為甚麼?許冠文早就用很簡明的文字陳述過:「勤力係無用架,新界隻牛都勤力啦!」
好了,就努力吧,原來又不夠通識,讀好書又夠通識了,原來又不夠賣命,無止境地追下去,可以推演到一個荒謬極端:「對面的同事已經賣血了,你想更上一層樓為何不考慮賣腎呢?人有兩個腎,賣了一個還可以活呀!你不肯犧牲,貧窮不怪得人...」
昨晚跟才子E吹水時提到:香港年輕人近幾十年的購買力畫成一個圖表的話,是持續下降的,而香港人的工時,早已名列全球首兩位,十年來薪金水平沒有大變,當然不得不提香港的堅尼系數是已發展經濟體系中,居然首位的城市。
換言之,整體上香港人以更長的工作時間換取更少人工,這是已經量化証實的問題。偶爾有幾位出類拔萃如魔術師的人材跑出,是警方常講的「個別事件」。其實很多人都明白,成功是努力加運氣、性格等多種因素的結果,可惜不少成功人士將自己的努力放得太大,看不到可能有人更努力,卻因為行業、政制或地域因素,下場有雲泥之別。
找幾個口齒不靈的年輕人批鬥很容易,鬧完自己感覺良好,跟高呼「一蟹不如一蟹」的阿伯無分別。
我認為問題徽結是地價過高,租金扯高人工和成本,不利中小企創業,遑論風險高的創意產業了。因為租金貴,行業發展方向單一。比方說,一萬港元設計一幅海報,在台灣或泰國,可以慢工出細貨,搞三兩個月都夠營運。在香港地就被逼快快完事接下一單,於是乎香港就很難發展纖細的設計風格,絕大多數都的本地設計被逼抄襲或速食。我遇過好些不明事理的前輩,喜歡指指點點說香港的年輕人創意低手藝差,忽略製作條件的差距。
租貴,又如何?高地價和低稅是鏡子的兩面。理不出頭緒,都係訓了。
星期六, 1月 09, 2010
星期四, 1月 07, 2010
星期三, 1月 06, 2010
世代問題
假如某幾個人的人生失敗,是他們自身責任。
假如一整個世代的人失敗,是大家的責任。成日叫八十後檢討的人,得閒唔該照照鏡。
******
同理,雜誌採訪d乜乜柒柒成功人士,一兩個,係佢地好彩。整個行業普遍做好,才是真正有得撈。周不時就會見到報紙求職版訪問邊個3D artist, 某某designer,然後穿鑿附會講到某行業好掂。將兩個標題拼埋睇會幾有趣:「3D創意前途好,意馬解僱二百人」。
吹水昆人入局的,又何止財經演員?
******
近來有數個blog都在批評80後無料到、搞屎棍、阻人發達(下刪二三十字),然後透過這些批評,暗示自己因為努力上進,成功上位。
例如cityscape這篇,或者魔術師呢篇。
兩位博客才學雙茂,讀其文字可推斷早已廁身上流中產之列,固然是要佩服的。
可是請兩位撫心自問,你們現在的職業,行頭是闊是窄?你們的才學技能,在現今社會是否普遍呢?你們今日的成功,香港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
一個generation不會無緣無故地失敗,有得揀,無乜人鍾意遊行上街抗爭。日本人的lost decade都有一群上岸者隔岸指點,說年輕人不濟所以大量失業,近幾年才發現自己的體制出事。
找代罪羔羊易,怪上一代,怪下一輩,找出系統上的缺陷難。
******
好些前輩蔑笑八十後不敢造反,其實造反比想像中容易。例如,某個不知死的年輕人決定遊行當日,當個調酒師,掟返兩支 molotov cocktail,警方射催淚彈清場,然後在網上以言入罪,拉facebook group、拉blogger「協助調查」。
只要基本經濟環境沒變好,之後就會出現更激烈、更地下的抗爭破壞行動。警方和抗爭人士都有著這種笨人,只消雙方的笨人踏出第一步,破壞潛規則,事情就很難再回頭了。
******
最近讀「中東現場」,巴勒斯坦人的石頭革命也是源於小孩向以色列軍佬掟石頭,石頭如何演變成今日的人肉炸彈?當初無人估得到。
人肉炸彈其實是以色列人逼出來的,因為以軍持續有系統地扼殺巴人的基本生活條件,沒有生存支點,巴人無論多努力,生和死也是相差無幾,正是nothing to lose。
以色列為何如此強硬?粗略地說,在美國支持下,以國想成為中東第一強國(現時是全球第四大軍事強國)。佔領巴人的資源國土是擴充必然的一步,甚至有以國學者明言巴勒斯坦是以色列擴張的第一個犧牲者。
美國為何要支持以色列呢?因為以色列是中東境內唯一非伊斯蘭國家,只有以色列在中東成為龍頭一哥,美國才能確保自己在區內的資源(石油)利益。再講,美國佬的飛彈火箭都需要買家。
換言之,巴勒斯坦人所以生不如死,是因為美國人需要維持自己的American Dream。以色列人屠殺巴人難民,是和平行動,巴人絕地還擊,是恐怖活動。以色列人先出手逼害巴人,國際傳媒就像香港警察一樣,別過頭望向另一邊。可是巴人炸彈襲擊幾乎必定會出現在國際頭條。
******
深層次矛盾有好些解決方法,改善經濟民生,就有如叫以色列放手讓巴人立國,涉及太多團體的既得利益,非常難。
坦克車和AK47比較容易,反正殺一批,捉一批,二十年後又會有另一群年輕人說那是當年學生屠殺差人,差人被逼自保。
假如一整個世代的人失敗,是大家的責任。成日叫八十後檢討的人,得閒唔該照照鏡。
******
同理,雜誌採訪d乜乜柒柒成功人士,一兩個,係佢地好彩。整個行業普遍做好,才是真正有得撈。周不時就會見到報紙求職版訪問邊個3D artist, 某某designer,然後穿鑿附會講到某行業好掂。將兩個標題拼埋睇會幾有趣:「3D創意前途好,意馬解僱二百人」。
吹水昆人入局的,又何止財經演員?
******
近來有數個blog都在批評80後無料到、搞屎棍、阻人發達(下刪二三十字),然後透過這些批評,暗示自己因為努力上進,成功上位。
例如cityscape這篇,或者魔術師呢篇。
兩位博客才學雙茂,讀其文字可推斷早已廁身上流中產之列,固然是要佩服的。
可是請兩位撫心自問,你們現在的職業,行頭是闊是窄?你們的才學技能,在現今社會是否普遍呢?你們今日的成功,香港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
一個generation不會無緣無故地失敗,有得揀,無乜人鍾意遊行上街抗爭。日本人的lost decade都有一群上岸者隔岸指點,說年輕人不濟所以大量失業,近幾年才發現自己的體制出事。
找代罪羔羊易,怪上一代,怪下一輩,找出系統上的缺陷難。
******
好些前輩蔑笑八十後不敢造反,其實造反比想像中容易。例如,某個不知死的年輕人決定遊行當日,當個調酒師,掟返兩支 molotov cocktail,警方射催淚彈清場,然後在網上以言入罪,拉facebook group、拉blogger「協助調查」。
只要基本經濟環境沒變好,之後就會出現更激烈、更地下的抗爭破壞行動。警方和抗爭人士都有著這種笨人,只消雙方的笨人踏出第一步,破壞潛規則,事情就很難再回頭了。
******
最近讀「中東現場」,巴勒斯坦人的石頭革命也是源於小孩向以色列軍佬掟石頭,石頭如何演變成今日的人肉炸彈?當初無人估得到。
人肉炸彈其實是以色列人逼出來的,因為以軍持續有系統地扼殺巴人的基本生活條件,沒有生存支點,巴人無論多努力,生和死也是相差無幾,正是nothing to lose。
以色列為何如此強硬?粗略地說,在美國支持下,以國想成為中東第一強國(現時是全球第四大軍事強國)。佔領巴人的資源國土是擴充必然的一步,甚至有以國學者明言巴勒斯坦是以色列擴張的第一個犧牲者。
美國為何要支持以色列呢?因為以色列是中東境內唯一非伊斯蘭國家,只有以色列在中東成為龍頭一哥,美國才能確保自己在區內的資源(石油)利益。再講,美國佬的飛彈火箭都需要買家。
換言之,巴勒斯坦人所以生不如死,是因為美國人需要維持自己的American Dream。以色列人屠殺巴人難民,是和平行動,巴人絕地還擊,是恐怖活動。以色列人先出手逼害巴人,國際傳媒就像香港警察一樣,別過頭望向另一邊。可是巴人炸彈襲擊幾乎必定會出現在國際頭條。
******
深層次矛盾有好些解決方法,改善經濟民生,就有如叫以色列放手讓巴人立國,涉及太多團體的既得利益,非常難。
坦克車和AK47比較容易,反正殺一批,捉一批,二十年後又會有另一群年輕人說那是當年學生屠殺差人,差人被逼自保。
星期一, 1月 04, 2010
rainbow gala 4 打小報告


今次rainbow前太忙了,12月先後要考校內及校外的日文試,跟住接左個十分pk的客,幾乎係全天候地改佢地既野個幾星期,
其實都不是完全無貨出,草草地都畫左兩張,再之前想嘗試一張A2級數的海報,做research、試稿前後搞左幾晚,結果不如理想。
今次應該係收入最差的一屆,大家都太忙,尤其團長轉職做左老豆,連聚頭的機會都少。
今屆參加者比較少,人流都不多。主辦單位幾醒目,將cosplay表演台置於場中間,人流分佈較平均,古時候cosplayer在場內自由表演,加上一班龍友,非常阻街,影響漫畫攤的生意,後來改成河水不犯井水屈在一二角表演,今次叫做有一個較好的平衡。
Rainbow Gala比較新,人事鬥爭及不快經驗相對少,辦事沒那麼縛手縛腳。
場館有些老鬼,例如玩左差不多八、九年的PK square(PPKK)、以前插畫newsgroup的老鬼Cuson(咳神)、四百呎的陸sir伉儷等。
呢個年頭,仲夠膽畫漫畫的人,真係非常值得尊重!我自問好想畫,劇本都寫左兩三個,但係一怕長時間畫野果種孤獨感,平日工作上已經夠多了。二則好難持之以恆日復日抽二三小時作畫,尤其上左日文班之後時間更買少見少。有諗過應否考完N3之後就停止不讀(考N3仲要讀到下年)
anyways,放完假之後十萬個債主追殺,清左d工作債再算。
星期六, 1月 02, 2010
星期五, 1月 01, 2010
長生不老
上年有新聞指科學家初步破解人類衰老的DNA結構,小弟有生之年可能會出現類似長生不老的藥物,或者令人類活上二三百歲。最低限度,可以令人七老八十時,仍然保持二三十歲的體魄。
之前已經有博友講過,長生不老隨時衍生更多煩惱,首先是工作壽命被逼大幅延長,其次是醫療、保險、資源分配及人口控制等一籃子問題要處理。
再說,即使肉體保持長青,有種東西無法回復青春,就是腦袋裡的經驗。
古語云「經一事,長一智」、「初生之犢不畏虎」,初生之犢全無經歷,自然沒有畏虎的「智」。未受經驗所贅,新生代有較大機會突破常規和創新,他們不知道甚麼事情「唔work」,肯試,不怕失敗,反而有利。
經驗是維持穩定發展的條件,可是世代交替才是人類的進化動力。人氣電玩 StarCraft故事中,異獸入侵神族的世界。壽命長、堅守傳統的神族因不能適應新敵人,全軍覆沒。倖存的新世代神族沒有前人舊恨,破格與世仇闇神族合作,逃過滅族的命運。
遊戲故事大話西遊,對現實不無啟發。
*********
Paul Smith這段Evian短片提及他經常保持Child like,就是保持好奇心,儘量不被經驗成規束縛的意思,實屬高難度動作。有點懷疑他能否言行如一,無論如何,大牌子名匠吹自己支水,唔買都埋黎聽下。
之前已經有博友講過,長生不老隨時衍生更多煩惱,首先是工作壽命被逼大幅延長,其次是醫療、保險、資源分配及人口控制等一籃子問題要處理。
再說,即使肉體保持長青,有種東西無法回復青春,就是腦袋裡的經驗。
古語云「經一事,長一智」、「初生之犢不畏虎」,初生之犢全無經歷,自然沒有畏虎的「智」。未受經驗所贅,新生代有較大機會突破常規和創新,他們不知道甚麼事情「唔work」,肯試,不怕失敗,反而有利。
經驗是維持穩定發展的條件,可是世代交替才是人類的進化動力。人氣電玩 StarCraft故事中,異獸入侵神族的世界。壽命長、堅守傳統的神族因不能適應新敵人,全軍覆沒。倖存的新世代神族沒有前人舊恨,破格與世仇闇神族合作,逃過滅族的命運。
遊戲故事大話西遊,對現實不無啟發。
*********
Paul Smith這段Evian短片提及他經常保持Child like,就是保持好奇心,儘量不被經驗成規束縛的意思,實屬高難度動作。有點懷疑他能否言行如一,無論如何,大牌子名匠吹自己支水,唔買都埋黎聽下。
訂閱:
文章 (Atom)